近日閑暇之余翻弄臺歷,目光定格在2011年11月8日,忽然想起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12個記者節即將如期而至,激動感慨之余寫下這篇文章,僅以一位后生晚輩的身份,向活躍在鐵路施工第一線的所有宣傳報道者們致敬。
在咱老鐵的隊伍里,有這樣一群活躍在鏡頭之外、筆尖之上的人,他們與相機筆頭打交道,卻又很少能出現在鏡頭之下,亦或是文章之上。他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記者,卻活躍在行業的宣傳崗位上;他們也不是搬磚和泥的工人,卻同樣扎根奮戰在火熱的施工第一線……用鏡頭留住企業發展的瞬間,用筆尖抒寫行業壯大的詩篇--“鐵路通車了”、“隧道貫通了”、“高橋架上了最后一片梁”……或文字,或圖片,贊美了先進,傳揚了模范,火熱的景象伴隨著他們的鏡頭傳遍五湖四海,大干的熱潮在他們的筆尖之下匯入萬戶千家。
于江南小溪之間鋪路,在高山大川之上架橋,青藏高原的冰山有他們曾今留下的腳印,東北土地的雪原是他們當年奮戰的樂土,扛著相機、咬著筆頭,跟著筑路工人上高山下平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哪里有修路,哪里就有他們,哪里有架橋,哪里就有他們,習慣了與山為伴,與水為友。
他們有著老鐵最樸素的情懷,文章末尾的署名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獎勵。
之于我,是幸運的。新聞專業出身的我,幾經周折終究沒能成為“無冕之王”,卻也隨著緣分指引,成為了老鐵的一員,隨著前輩們踏過的腳步,做著前輩們未盡的事業。
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一位前輩、一位智者,于我就是良師,也是益友。半生手握鋼槍、筑路天涯,憑借著自身毅力和對攝影的執著追求,硬是從當初一個開卡車的小兵,成長為一名頗有名氣的攝影記者,他教給了我光與影的藝術,角度與時空的觀念,為人與處事的哲理,時常我都會沉浸在他口中所說的滿山亂串尋找拍攝角度,人在山上走、蛇在腳底爬的驚險之中,向往著他筆下中朝邊境之間長白山天池晨曦的流光溢彩……和他探討思路堵塞時的焦躁,拍攝失敗時的惋惜,文思泉涌時的狂喜,抓拍成功時的得意……聽他講述自己為了熬夜寫文章,記不清擰了多少次大腿,燃盡了多少蠟燭;為了抓住最佳瞬間,不知道費了多少周折,用了多少膠卷;為了找尋最佳角度,忘記爬了多少山,過了多少河。
前輩的人生,是一部傳奇,一種境界,一種享受,永遠有新奇,從不缺精彩,喚醒了我心中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由衷熱愛,我也會幻想著天命之年回憶往昔之時,能有他一樣鮮活飽滿的人生,也就不枉為人一世,白活一生。
小小照片,方寸之間,永留美好瞬間;尖尖筆頭,抒寫之下,流露涓涓情意。
致敬,向我鏡頭之外,筆尖之上的前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