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蘇州,有一座高聳的大橋屹立在京杭大運河畔,抬頭仰望,過路人都要紛紛感嘆:“這么高的塔柱,是怎么澆筑的啊?那一道道索是如何拉的?太神奇了!”其實,這神奇背后是一支10多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年輕職工團隊創造的,他們便是十七局上海軌道公司蘇州城北路改建斜拉橋項目團隊。
調兵遣將,構建最優團隊
2017年底,該公司中標承建了蘇州城北路改建工程S01標段,標段內集中了蘇州城北路改建項目最難的橋梁施工任務,全標段有一座主線橋、兩座輔道橋,其中輔道橋是蘇州首座非對稱結構單塔單索面混凝土斜拉橋,橋梁全長407米,全橋共24對斜拉索。索塔采用寶塔形,總高69.5米,塔柱斷面自下至上一直變化,主梁采用前支點掛籃懸澆,特別是需橫跨三級航道蘇南運河,難度非常高,不僅要求有豐富的經驗,還要求有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先進的設備。掛籃懸澆工作成了整個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面對如此難度的橋梁架設,想要完全依靠原有的軌道交通施工人員,顯然不能順利完成這項施工任務。
為確保施工質量與生產安全,通過單位調動、資源調配,以老帶新、以新創新,該公司組建了一支專業橋梁施工團隊,更為該公司創建市政橋梁品牌打牢基礎,最終一支包括了5名大學生、3名橋梁工區負責人、5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團隊成立了。
挑戰艱險,攻克道道難關
團隊成立后,承擔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長滸大橋半幅老橋的拆除工作。該橋修建于1991年,主跨徑60米,橋面全寬30米,主橋上部結構為三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箱梁。項目常務副經理許海嘯在第一時間召集組員們分析任務特點,帶領組員們勘察作業現場,對技術處提供的施工方案與安全專項方案進行分析、論證……針對拆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問題和困難,項目展開了技術攻關,經過反復論證并試驗,難題被一個個地解決了,其中《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非對稱拆除施工工法》獲評山西省省級工法。最終半幅老橋中跨及邊跨共計11個吊裝節段共用時7天時間,提前原計劃6天完成水上切割吊裝節點目標。
奉獻汗水,打造入云高塔
索塔是斜拉橋的關鍵受力結構,斜拉橋跨度越大便要求索塔建筑高度越高。由于CA輔道橋主跨設計為104米,為滿足該地京杭大運河主航道通航需求,索塔高度攀升至69.5米,相當于28層樓高。進入中塔柱施工,班組每天的工作平臺幾乎都在四十幾米以上的高空,夏天的索塔上溫度甚至能達到四十多攝氏度,為了保證進度,現場技術人員、安全員要與施工班組同吃同干,甚至連吃飯都是項目部食堂送到施工現場后他們才輪流用餐。烈日下,高溫中,你總能看到塔柱上的人在忙碌。“以前干盾構機修時是蒸桑拿,現在管安全了是登高爬架!”安全員馬帥笑著說的時候,雙腿還微微發顫,每天他要上下索塔十余次。
由于涉及高空起重吊裝,危險因素較多。為了確保施工安全,每天的“班前十分鐘”被切實地利用了起來,“安全知識輪流講,施工要點反復講,當日工序重點講。大家把需要注意的、需要配合的、需要嚴令禁止的各類安全操作信息深植于心,提高了組員的安全防范意識。”項目安全總監徐文介紹說。
創新技術,鑄就出世蛟龍
由于輔道橋主梁需橫跨三級航道蘇南運河,為保證航道的通暢,主梁采用了牽索掛籃施工,且期間通航凈寬最不利時僅28.95米,船舶通行與掛籃施工干擾風險極大。為保證施工過程中的橫向穩定性,項目邀請了十七局集團公司專家主持設計了針對此結構特征橋梁的復合式牽索掛籃,同時技術中心的俞文龍主動請纓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更是為掛籃順利施工打入一針“強心劑”,從設計驗算到安裝調試再到走行,……只要哪里有需要,哪里有他的身影。
項目副經理朱飛,是一位既有過硬專業知識與技術,又有豐富橋梁施工經驗的“老法師”,從加入這個團隊起,他就一心撲在了帶領團隊解決橋梁施工難題的工作中,從過完春節上工地后他就沒有休過一次假,沒有回過一次家。張勝雷、徐文祥等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別看他們臉上還透著稚嫩,但對現場的技術管控已經有板有眼,這是他們投身施工一線、半年多不回家、潛心鉆研技術的成果。“常回家看看”對于他們來說,真的只是一首歌。
拼搏與汗水換來了卓越的成效,最終12個掛籃節段,這個技術團隊僅歷時140天,提前工期35天的驕人成績,完成了CA輔道橋的合龍施工任務。
在2019年中,這個團隊還配合十七局集團公司兩次榮獲蘇州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市政公用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項目常務副經理許海嘯榮獲城建交通重點工程項目百日攻堅戰先進個人,項目副經理朱飛榮獲公司優秀黨員,張勝雷榮獲項目先進管理者……領導的肯定、同事的認可,讓這一群年輕的建設者在辛勞中感到了欣慰,大家稱他們為“大運河上的架橋人”。許海嘯望著氣勢越發恢宏的大橋,用幾句話總結了大伙們的心聲:“看著逐漸成形的大橋,那是我們的作品,更是我們的驕傲!前面的還有兩座橋等著我們,一定會是最出色的架橋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