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與世界相交 與時代相通 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的主旨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10月14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與世界相交 與時代相通 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的主旨講話。
習近平指出,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從古絲綢之路的駝鈴帆影,到航海時代的劈波斬浪,再到現代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交通推動經濟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緊密相連的“地球村”。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給世界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帶來嚴重挑戰。我們要順應世界發展大勢,推進全球交通合作,書寫基礎設施聯通、貿易投資暢通、文明交融溝通的新篇章。
第一,堅持開放聯動,推進互聯互通。要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搞歧視性、排他性規則和體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制度規則“軟聯通”,促進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
第二,堅持共同發展,促進公平普惠。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只有解決好發展不平衡問題,才能夠為人類共同發展開辟更加廣闊的前景。要發揮交通先行作用,加大對貧困地區交通投入,讓貧困地區經濟民生因路而興。加強南北合作、南南合作,為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支持,促進共同繁榮。
第三,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能。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第四,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低碳。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策。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交通裝備,鼓勵引導綠色出行,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
第五,堅持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要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動員全球資源,應對全球挑戰,促進全球發展。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圍繞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全面推進減貧、衛生、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合作。希望各方積極參與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
10月1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與世界相交 與時代相通 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的主旨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習近平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我們堅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我們堅持創新引領,高鐵、大飛機等裝備制造實現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運,交通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我們堅持交通天下,已經成為全球海運連接度最高、貨物貿易額最大的經濟體。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遠洋貨輪晝夜穿梭,全力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體現了中國擔當。
習近平強調,中國將繼續高舉真正的多邊主義旗幟,堅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方向不會變,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決心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永遠不會關上。中國將繼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同各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
10月1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與世界相交 與時代相通 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的主旨講話。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習近平宣布,中方將建立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為全球交通發展貢獻力量。
習近平最后強調,讓我們攜手走互聯互通、互利共贏的人間正道,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于10月14日至16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埃塞俄比亞總統薩赫勒-沃克、巴拿馬總統科爾蒂索、荷蘭首相呂特、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應邀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171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開幕式。
中國鐵建黨委書記、董事長汪建平應邀出席大會。在聆聽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之后,汪建平接受了央視記者采訪,他表示:“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聚焦綠色和低碳發展,建設更多安全、高效、綠色、經濟的交通和基礎設施,為構建可持續交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作為全球交通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骨干力量,近年來,中國鐵建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優勢,整合優質資源,參與建設了京滬高鐵、港珠澳大橋、莫斯科地鐵、巴基斯坦卡拉高速公路等全球性交通工程,為全球可持續交通貢獻“鐵建智慧”和“鐵建力量”。
全球首臺千噸級架橋機“昆侖號”
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鐵建先后承建了北非地中海沿岸國家的重要戰略要道——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讓大西洋和印度洋首次實現鐵路互通的安哥拉本格拉鐵路等工程,有力推動國際互聯互通;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亞吉鐵路、沙特麥麥高鐵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重大項目成功實施,在打造精品工程、開展產業合作的同時,每年為所在國提供8萬多個就業崗位,有力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尋求專精特新發展密碼,承擔的北斗鐵路行業綜合應用示范工程為中國高鐵裝上“北斗之眼”,相繼推出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全球首臺千噸級架橋機“昆侖號”等重磅“智造”,提供創新發展樣板;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質量推進生態交通建設,打造生態修復樣板工程——商合杭高鐵,參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為打造綠色、低碳、智能交通提供鐵建方案。
在聆聽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之后,中國鐵建廣大員工備受鼓舞、信心滿滿。
10月15日,在新華社發表的《書寫“聯通”“暢通”“溝通”新篇章—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解讀》文章中,刊發了中國鐵建多位員工相關采訪。
讓交通成為現代化的開路先鋒。鐵四院京滬高鐵設計負責人王玉澤在采訪中表示,京滬高鐵是交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生動案例,運營10年來,已累計安全運送旅客13.5億人次,開行列車近120萬列,沿線城市連點成線、共同發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凸顯。
“習主席的講話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考和路徑。”參加大會開幕式的中國鐵建海外業務部總經理曹保剛在非洲進行交通建設多年,對此深有感觸。“中國通過海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給當地帶來了就業機會,推動了經濟發展,促進了民生改善。”
“交通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也必將成為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開路先鋒。”曹保剛說。
中鐵十五局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黃昌富在采訪中表示,面向未來,將繼續聚焦交通領域前沿科技和關鍵技術研發:“交通運輸是技術創新重要載體,也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領域。通過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與科技攻關,我們的一些關鍵設備如盾構機等,在設計、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10月13日,新華社還刊發題為《“駛”向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寫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之際》通訊稿。報道了中鐵十五局集團新安江街口大橋項目、中鐵十六局集團臨康廣高速公路項目、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參建中老鐵路建設情況。
一橋橫跨西東,圓了沿岸群眾多年“渡改橋”的夢想。歷經三年多的建設,位于皖浙兩省交界處的安徽歙縣新安江街口大橋近日通車。“從新安江西岸的新門村到東岸,原本開車要繞行4個小時的盤山公路,現在只需要不到2分鐘。”中鐵十五局集團三公司項目負責人張勇恩說。
臨康廣高速公路項目全長35.77公里,設計為雙向四車道,是甘肅省路網規劃中省級高速公路聯絡線之一,也是G75蘭海高速公路與G1816烏瑪高速公路的聯絡大通道。建成通車后,將結束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進一步完善甘肅省中西部地區路網功能結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開放互通,共建奔向未來的“快車道”。10月10日,由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承建的中老鐵路萬象調度指揮中心正式啟用,標志著中老鐵路磨萬段正式進入動態檢測階段。列車即將在這條連接中國與老撾的“友誼之路”上飛馳,為兩國人員交往和貿易往來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