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1時左右,中鐵十二局集團承建的我國首座高鐵大噸位不平衡轉體斜拉橋——福廈高鐵太城溪特大橋經過40分鐘順時針旋轉,在沈海高速公路上方完成轉體對接,實現全線重難點工程建設的關鍵性突破。
福廈高鐵是我國首條跨海高鐵,正線全長277.42公里,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太城溪特大橋位于福清市鏡洋鎮,全長728.13米,大橋主跨水平跨越沈海高速公路。此次轉體部分全長221.3米,總重量3.8萬噸。大橋索塔兩側梁體長度分別為95.5米、125.7米,主塔兩側橋梁懸臂重量相差570噸,橋梁配重難,轉動姿態控制難度大,加上轉體預留空間僅有9.6厘米,轉體施工難度極大。
太城溪特大橋轉體結構示意
為減少大噸位橋梁轉體施工對沈海高速公路運營的影響,建設者改變搭設支架占用路面的策略,在沈海高速公路一側實施異位大節段支架現澆施工,后續進行異位轉體對接,實現全程交通無封鎖,將轉體施工對交通運營的影響降到最低。
沿公路實施異位大節段支架現澆施工
圍繞大噸位不平衡橋梁轉體難題,中鐵十二局集團利用BIM技術多次推演,確定最佳平衡參數。建設者在跨度較小側填充鐵砂混凝土,為大橋增加平衡“砝碼”,同步采用不平衡索力法,確定最佳斜拉索力,克服活載、溫度、收縮變化等兩側梁部結構受力差異,逐步矯正大橋姿態、平衡大橋“身軀”。經過稱重配重后,運用牽引索轉動系統全面轉動萬噸大橋,牽引和重量比達到1:103,相當于成年男子拉動一輛重型卡車,小鋼索轉動了“大巨人”。
通過調整斜拉索實現最佳平衡
建設者在轉體施工中應用了“電子水準儀+連續式千斤頂+電腦數控控制”的測量控制系統,通過設定轉動參數卡控角度和速度,實現轉動數據實時監控傳送,及時修正轉體姿態,轉動誤差始終控制在毫厘之間。最終以軸線偏位8毫米、頂面高程和相鄰節段高差10毫米的精度,實現精準對接合龍。
連續頂推自動控制系統
建設者先后研發應用了大直徑樁液壓反循環成孔技術、超深基坑臨近高速公路防護樁技術、超大直徑球鉸高精度預埋技術、塔梁同步施工技術、大跨度斜拉橋大節段支架現澆技術、大容重耐久性鐵砂混凝土配重塊等多項成果,將太城溪特大橋轉體打造為全線高鐵轉體橋梁技術管理創新的新高地。
精準轉體對接
福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通車后,福州、廈門兩地將實現“一小時生活圈”,東南沿海城市群將串聯起一條旅游“黃金帶”,推動福州、廈漳泉兩大都市區的加速崛起,為沿線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