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南通洋口港區至呂四港區鐵路(下稱洋呂鐵路)聯絡線工程1標上跨通呂運河112米鋼桁梁浮托頂推到位,標志著這條長三角地區重要的江鐵海聯運新通道全線首座鋼桁梁主體工程完工,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112米鋼桁梁順利浮托頂推到位(黃植 攝)
洋呂鐵路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工程。項目全長約85公里。中鐵二十四局參建的洋呂鐵路1標段起于東灶港站,止于呂四站,線路長22.51公里。此次浮托頂推的鋼桁梁,梁體采用無豎桿三角形桁式結構,寬9.2米,高15.1米,長112米,總重近1300噸,大約相當于3輛8節高鐵動車組列車車廂的重量。
第一艘浮托船進場(黃植 攝)
第二艘浮托船進場(黃植 攝)
“技術組密切關注滑靴橫向偏移,超過5厘米立即匯報糾偏……”中鐵二十四局洋呂鐵路項目總工程師張殿貴在指揮頂推期間介紹,“浮托頂推相對于一般頂推,端頭支撐點不固定,外界影響因素多,橫向偏移控制難度更大。”為減少施工對于運河通航影響,梁體采用現場拼裝,浮托頂推法施工,項目部在通呂運河北岸搭設臨時支架,分2次拼裝成型,通過滑道系統、水上浮托系統、牽引動力系統、方向控制系統和糾偏系統等一系列浮托頂推體系,一次性將梁體拖拉滑移就位,將占用運河通航時間由原來的3個月縮短至1天。
為確保鋼桁梁浮托頂推順利就位,項目部多次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對施工方案進行詳細論證,將浮托施工方案中臨時支架的穩定性、牽引系統的合理性、梁船固結措施與駁船的局部承重和穩定性等關鍵數據進行反復測算,為鋼桁梁順利浮托頂推提供理論基礎。施工過程中,現場10名技術人員與4名測量人員密切關注現場施工參數變化并隨時進行糾偏,對各個環節、每個施工點安排專人值守,成功克服了鋼桁梁重量大、浮墩支架高、浮托平穩控制難、水位變化快等不利因素,確保了鋼桁梁浮托頂推精準就位。
2艘浮托船在鋼桁梁順利浮托頂推到位后開始撤場(黃植 攝)
據悉,南通洋呂鐵路聯絡線工程北接海洋鐵路北漁站,南接寧啟鐵路呂四站,是通州灣新出海口國際一流港口建設“鐵路進港區、內河到碼頭、港口通大洋”綜合集疏運體系的關鍵工程,建成后將串聯起南通洋口、通州灣、東灶和呂四等沿海港區,實現南通既有鐵路閉環運營,打通鐵路進港“最后一公里”,進一步推進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張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