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十七局集大原鐵路項目JAYZQ-2標懷仁制梁場首榀箱梁成功架設,標志著懷仁制梁場已具備批量生產梁的能力,工程建設全面提速。
架梁現場(李曉瑋 攝)
自集大原鐵路項目2021年10月進場施工以來,優化梁場布局,減少臨時占地約百余畝,節約成本千萬余元;先后提出懸臂梁變支架現澆梁、大郝線改路等15項優化及變更方案,縮短工期6個月,節約成本千萬元;創新采用10余項新技術、新設備確保工程質量優良,8月份施工產值突破兩億元……一串串集大原鐵路項目的喜人數據,來源于建設者在點滴之間實施精益管理的高效推動。
以“我”為主 加速推進
墩柱施工現場(武將 攝)
集大原項目上場之初,公司領導班子深入項目,駐點督導,結合工程實際,緊扣進度、質量、安全、成本、效益等核心要素,制定優化整體策劃方案,科學統籌資源,尤其把牢人員這一關鍵,迅速集結參與過鄭太、鄭徐、浩吉等國家級高鐵建設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確保一上場就在狀態,錨定建設目標全力沖刺,為項目快速打開施工局面搶得先機。
工期是最大的成本。項目堅持工期自主,統籌出臺了大臨專項方案、設備租賃、勞務支付等系列規范標準,以架梁為主線,圍繞架梁通道特殊結構這一控制性工程,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形成日保旬、旬保月的作業循環,將原有54個月的工期壓縮至24個月。同時,他們主動與各方協調,以“我”為主介入征拆、籌措資金,依靠架設專線接通大電,僅90天在全線率先完成大臨工程建設、全線首家取得林地砍伐許可證、全線首家拌和站通過驗收等多項第一……為高效施工加裝“動力引擎”。
技術引領 聚力品質
BIM技術應用于預制箱梁工序優化工作效果圖
在橋梁施工現場,建設者通過“灌無憂”樁基超灌控制儀施工的樁基,使樁頭質量得到有效保障,且經第三方檢測均被認定為I類樁,采用的“整體外桁架墩身模板、立面型混凝土節水保濕養護膜”施工的50余個大橋墩臺,色澤一致,線形美觀,內實外美,成為標段內樣板工程,這是該項目將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有機結合,積極推行“四新”技術的成果。
該項目致力打造“智慧梁場”,依托智慧鋼筋管理加工系統,針對不同下料長度的同規格鋼筋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優化鋼筋加工斷料,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利用BIM模型和3D動畫技術,建立鋼筋綁扎精細化模型,解決了鋼筋尺寸超長等技術難題;采用數字化技術,按照制架時間,對終張、壓漿、封端、防水等關鍵工序進行“排兵布陣”,實現工序銜接科學合理,確保生產連續高效。
此外,他們還設置了溫濕度智控養護區,采用“智能噴淋養護系統”對箱底梁板、腹板、箱內、頂板、梁端全覆蓋養護,通過溫、濕度傳感器數據傳輸,實時監控養護狀態,提高預制梁質量。在梁底設置養護集水池,既實現對養護水的循環利用,又攻克了傳統灑水養護后的污水處理難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精細管理 降本增效
梁場航拍(李曉瑋 攝)
該項目精準瞄準“創效”靶心,全面加強物資管理。圍繞廠家直供、定尺定軋、集中網采、改變鋼材采購結算支付形式等方面,細化舉措,制定總體采購計劃,對使用量大、價格浮動大的配件錯峰采購存儲,實現物資成本“瘦身”。通過市場調查,采取壓縮付款周期形式采購鋼材2萬噸,預計可節省成本百萬元;推行地材鎖價,與供應商簽訂地材年度鎖價合同,建立戰略合作,有效防止項目施工大干期間地材漲價,直接降低采購成本百萬元。
為最大程度推進“物盡其用、盡占其利”,該項目充分利用鋼筋加工廠優勢,在剩余材料與廢舊物資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變“廢”為寶,再次利用,節約資源,控制成本。在臨建方面,通過經濟比選,科學選址,將梁場、拌和站、鋼筋加工場落子于距離施工線路僅18米的親和鄉曹四老莊村,將項目部選址定于距離懷仁東站僅3000米,交通便利的生活小區。縮短材料運輸路線,降低采購成本,節約臨建成本幾百萬元。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