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鐵十四局成自鐵路項目部提起“兩棵松”,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兩棵松”指的是兩位“90后”工程部小伙,一位是活潑健談的高松,另一位是嚴謹穩重的李松。
高松:“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法寶”
高松是個開朗的小伙子,干起工作來風風火火,跟他的名字“松”相比,他可能更像是一朵熱情奔放的“太陽花”。記得他剛來項目時,也不愛說話,見人就露出一排潔白的門牙嘿嘿一笑,現場負責人看著高松一張樂呵呵的“娃娃臉”,心里直犯嘀咕,這么個“小孩”,干工作能不能靠譜?
沒想到一上工地,高松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精力充沛,腳步敏捷,眼睛像篩子一樣在施工現場上下左右的“盯控”,話匣子也打開了,不是跟工人師傅講解工序,就是跟監理有條有理地回復問題。
高松作為現場技術員,主要負責項目臨近既有線施工管理,既有線施工安全風險高,從施工技術交底到安全巡檢,他總是懷著一腔熱忱去跟大家溝通交流,哪里有問題,哪里做得好,哪里還需提升……把全部精力和一張“巧嘴”都用到現場施工管理上。
在施工一線進行材料檢查的高松(右)(嚴小慧 攝)
“我們都愛問高松,他講得細,我們都能聽得懂,小伙子外向又健談,大家都叫他小高師傅。”現場工人高興地介紹道。
“我到現場一看到問題就忍不住要糾正”,高松說道,“管現場要面面俱到,事無巨細,溝通到位,工作才能出效率”。
李松:“靜下心來,善于總結梳理才能干得出色”
李松與高松年紀相仿,但比起高松的活潑健談,李松這棵“松”卻是沉靜的多。不論是早上7點還是晚上11點,只要推開工程部的門,就能看到安安靜靜坐在工位上的李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工程方案,一雙手靈活地在鍵盤上打字,時不時地扶一下鼻梁上的眼鏡。
李松不愛說話,大家從沒見過他談笑打鬧的樣子,一開始,大家還偷偷叫他“悶葫蘆”,后來卻被他的定力徹底折服。只要有資料需要提供,他的鍵盤就開始“咔咔說話”,不論別人在休息娛樂或是高談闊論,他的眼里只有工作,周圍一切聲音都被他沉穩的氣息隔絕在外。
正在認真編制施工方案的李松(嚴小慧 攝)
“李松坐得住,性格沉穩,工作細致,把各項任務交到他手里都是有始有終有效率。”項目總工程師牟君華滿意地說。
工作5年,從魯南高鐵、元華路神仙樹節點項目、錦城綠道項目再到成自鐵路項目,李松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職場“老人”了。這個“老”不僅體現在工作經歷豐富,更表現在業務能力出色,工程方案編制、現場技術管理、工程資料匯編等,每樣工作到了他手里,都會被梳理地井井有條。
“我喜歡這份工作,就想干好它,只有靜下心來,腦子才能轉得快,想得全。”李松認真地說。
穩扎穩打“兩棵松”
“兩棵松”一靜一動,雖性格迥異,但合作起來卻十分和諧。在既有線施工過程中,李松編制方案、整理臺賬需要現場的實況進度,高松總是認真統計記錄并第一個反饋給他。高松需要對工人們進行技術交底培訓,李松給予課件制作、理論講解方面的支持,他倆相互支持配合,共同學習進步,是大家稱贊的一對好搭檔。
“工作上的相互支持和理解很重要,各項工作要進展順利,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心想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項目才能越干越好。”兩人一致認為。
“兩棵松”都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工地歷練使他們快速成長,并在這個行業像松樹一樣穩穩當當地扎下了根。他們熱愛自己的事業,把青春的汗水灑在了施工一線,雖性格不同,卻有著一樣的堅定自信。當問及他們的工作目標是什么時,兩人不約而同地回答,“成為更好的自己。”
前路漫漫,舞臺廣闊,只要方向明確,定能收獲陽光和燦爛。
【編輯:顯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