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在中國的工程建設速度都很快,是這樣嗎?”
“在中國的雄安,我們建設94.59萬平方米的住宅樓只需要1.5年。”
聽到雷強這樣的回答,秘魯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們的眼睛里,流露出驚訝和憧憬的目光。雷強是中鐵建設秘魯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新建醫學院工程的項目經理,在緊張的工程建設之余,他也會偶爾為這里土木工程系的學生帶來一堂實踐課。一個集裝箱,一張會議桌,一臺筆記本,再加上一群求知若渴的學生,組成了秘魯這所最古老的大學中最獨特的“課堂”。
雷強為當地土木工程系學生授課(中鐵建設北京公司 供圖)
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成立于1551年5月12日,是美洲正式成立的最古老的大學。其主校區“大學城”位于秘魯首都利馬,曾兩次擔任秘魯總統的阿蘭·加夫列爾·路德維格·加西亞·佩雷斯和秘魯總理豪爾赫·德爾卡斯蒂略等知名人士均畢業于該校,是秘魯最受人尊敬的高等教育機構。能夠在這個學校“任教”,用雷強的話說,“這是乘了‘一帶一路’的東風”。
他所負責的圣馬爾科斯大學新建醫學院工程總建筑面積12726.72平方米,內設實驗室、教室、圖書室、醫護室,安裝有氧氣系統、新風系統等成熟醫療系統,更有兒童住院區,產房,家庭社區護理室等完善的診療評估科室,建成后將在學科建設,人才隊伍,醫療技術等方面幫助利馬醫療服務事業取得長足穩定的發展,進一步緩解秘魯緊張的公共醫療局面。
“工程建設的速度,離不開項目管理者的提前策劃和周密部署”。在新建醫學院工程的施工現場,雷強在實地觀摩時向學生們介紹了工程建筑設計、建筑結構、施工方法以及裝配式施工過程中的挑戰和解決方案。被該校土木系院長推薦到項目實習的學生JOSUE告訴記者,“我們通過BIM模型與實體的結合比較,對中國的‘智能建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雷強的授課知識源自他在國內建筑行業從業12年的實踐。在該校醫學院的建設過程中,雷強在國內建設中國建設魯班獎工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住院綜合樓時的經驗控制工程實體質量。為降低外架搭設及模板支設帶來的施工安全風險,雷強帶領團隊考察了當地的混凝土預制構件廠后,將現澆外墻裝飾混凝土板及屋面現澆立柱式鏤空女兒墻設計改為裝配式施工;考慮到施工現場處于校園內,存在場地狹小、工序繁雜等難點,他們便利用BIM技術對施工超前管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安裝標高,增加了走廊凈空,同時也讓內部管線排布更加美觀、合理,在提升工程整體質量前提下,項目團隊比原計劃提前20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目標。
“中國公司不僅給了我就業機會,還教會了我很多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當地項目團隊總工程師JOLOHE介紹說,不少實習生找到雷強,按照中國的傳統“拜師學藝”。“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工程,為秘魯學生搭建了課堂,也為我們了解當地風俗、構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平臺”。一年多來,雷強努力與當地人學習西班牙語,他表示,希望越來越多的建設者把新技術帶出國門,傳播“授人以漁”的中國智慧。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