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讓京雄城際鐵路更智能
在京雄城際鐵路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段“四電”工程施工中,中鐵二十一局運用云計算、BIM技術,創新施工技術工藝,樹立新型高鐵通信、信號工程標桿,為京雄城際鐵路提供精準穩定的傳輸通道及指揮平臺,確保國家“千年大計”交通運輸大通道高效通暢、智慧安全。
該集團承擔的京雄城際鐵路“四電”工程自北京市與河北省省界至雄安新區,全長53.91正線公里,包括通信、信號、防災等相關工程,是京雄城際鐵路的“大腦神經”和“指揮中樞”。面對標準高、接口多、工期緊等諸多困難,他們以創新創造為引領,堅持精細化管理、高標準作業,傾力打造精品工程。
京雄城際鐵路通信、信號首件工程暨18號基站及4號中繼站,分別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及保定市境內,是雄安管段內第一座通信鐵塔及信號機械室,也是建設單位確定的樣板工程。中鐵二十一局項目團隊按照“首件定標、全線統一”原則,制定“綠色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3項核心措施,嚴把施工質量關,成功取得首件定標工作“開門紅”,為項目進入沖刺階段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京雄城際鐵路全線BIM+GIS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組成員,該集團建立項目全線BIM模型,重點對通信信號室內外設備形成LOD4.0施工BIM模型,提前對雄安站機房內防靜電地板排布、室內綜合布線等工序進行施工模擬和方案比選;使用BIM技術確定裝配式房屋預埋管線,實現工廠化預制一次成功;自主開發涵蓋可視化管理、成本管理、技術管理等8個功能模塊的鐵路“四電”BIM精益施工管理系統,涉及40多項具體業務,既節省了工程工期,增強了項目材料使用的可控性,又大大提升了項目管控效率。
施工人員現場工作
在攻關技術創新的同時,他們踐行工匠精神,勇于革新施工工藝,研發改進施工模具,提高效率,統一工藝標準,實現線纜排布“精細美”。他們在路內首次采用以絕緣材料為框架、金屬骨架為內芯的復合材料絕緣走線架,工藝更加美觀,同時最大程度避免了線纜破皮后漏電、短路等問題;使用30毫米×3毫米整體接地銅排替代黃綠地線,有效解決了走線架空間不足、線纜綁扎難等一系列問題,并且更便于二次擴容。雄安站施工工藝更是被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評為達標示范站向全路推廣。
施工人員現場工作
項目還根據高鐵電纜槽道尺寸進行定制,一體化成形的光電纜防護罩,在光電纜交叉區域、易受損傷位置廣泛應用,取得施工簡易、防護良好的使用效果。目前,該集團《基于云計算的京雄城際鐵路通信信號工程BIM+GIS應用》成果先后獲得3項全國BIM大賽獎項,并申請發明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11項、三維可視化工藝作品著作權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