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壘構建項目群管理、人盡其才激活資源動能、大膽創新采用管廊新工藝、實現項目屬地滾動發展……既要創譽,也要創效,中鐵二十五局“十佳創效功臣”——四公司柳州市北部新區工程項目管理群(以下簡稱柳州北部新區項目管理群)經理鐘玉海帶領團隊,一心撲在柳州北部生態新區這片開發熱土上。
鐘玉海(右一)在觀摩會上講解管廊新工藝
人盡其用,“減肥”達人會做加減法
“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
鐘玉海在談起如何創效時,風趣地引用了電影《天下無賊》這句臺詞,令人忍俊不禁,接著他直言道:“沒有人才無法創效,有了人才不能利用好就是浪費。”
柳州北部新區項目管理群是由古靈大道道路及地下綜合管廊、柳州房建、桂柳路地下綜合管廊等6個項目組建而成,按照投資額以及項目部的正常配置要求,每個項目配齊工程、計劃、物資、財務、安質、綜合6部室,需要132人。人多、事多、部門多,讓項目群在成立之初就患上了“肥胖癥”,創效更是無從談起。
“讓一個人頂三個人。”面對冗余,鐘玉海喊出“減肥”口號,做起了“瘦身達人”。
柳州北部新區的諸多項目都是同一家業主,在跑業務時,往往出現一間辦公室里擠了三四個人的情況。鐘玉海瞅準這個關鍵點做起了加減法。他先將古靈大道道路及綜合管廊工程等3個項目的征地拆遷崗位合并成一個,統一負責征拆工作,人員減少的同時,征拆效率遠超過轄區其他單位。
鐘玉海向職工解釋道:“崗位合并不是1+1=2,身兼多職也不是工作量翻倍,合并消重后工作效率提高,我們職工的收入也水漲船高。”
鐘玉海在合并同類項的同時,還致力打通人員調配“微循環”,從而實現人盡其用。
柳州市古靈大道及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下穿衡柳高鐵,原項目部專注于地方市政項目,缺乏具有鐵路施工經驗的人員。此時,項目群內收尾待清理的原焦柳線電力遷改項目經理鐘楚剛正好滿足鐵路施工現場負責人的條件,立即被抽調過來。項目群內部配齊了8名駐站聯絡員、現場防護員,做到人盡其用,無需再向公司申請人員,就順利完成了涉鐵施工任務。
在鐘玉海的帶領籌劃下,項目群對各人員崗位重新優化調整,將管理人員由132人減少至103人,每年直接節約管理費464萬元,而工作效率的提高對項目創效的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見招拆招,“智多星”巧用物機料
“我們工地正在搶工,短時間內租不到挖掘機,能否借調3臺過來?”鐘玉海接到桂柳路綜合管廊項目的求助后,立即著手調配項目群資源。
不到1小時,5公里外的古靈大道道路及綜合管廊項目抽調的挖掘機已經開抵桂柳路管廊項目,有效避免了項目因機械設備不足而出現窩工的現象。
與鋼筋混凝土打了一輩子交道的鐘玉海被大家稱為降本“智多星”。面對項目群管理模式,鐘玉海安排專人統計梳理項目群內部積壓物資清單,并收集各項目各階段的物資需求,及時調配周轉,有效控制了材料消耗與浪費,提升設備的使用率和租賃性價比。
解決了內部物資管理后,鐘玉海又把目光盯到外部物料采購上。在他的帶領下,柳州北部新區項目群牽頭建立了“設備、物資、內業資料以及施工方案”等信息共享數據庫,為區域內項目責任預算編制、經濟活動分析提供了參照數據。在大數據的統一指導下,項目群對預制混凝土、鋼材等大宗物資進行統籌采購安排,集中招標,降低了物資成本,項目群內3個工程的鋼板樁用量采取集中租賃,節約了900萬元。
“大錢能省,小錢也扣住不放”,這是項目職工對鐘玉海的評價。因為鐘玉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錢要賺,也要省”,但凡看到浪費行為,他總要上去說幾句。因此大家給他又起了個外號——“摳門”經理。
在項目群組建之初,由于各項目工地距離近,鐘玉海便帶著項目團隊跑遍了各個項目部周邊地區,考察選取項目群駐地,在綜合分析各項目工地分布情況后,選用離各項目最近距離處建設駐地,實現了多個項目駐地共享,避免了重復建設駐地,節約了臨建費用800萬元。
“大家住一起,蓋一個大食堂,買菜價格還量大從優呢,省下來的錢給大伙兒改善伙食。”鐘玉海對“摳門”經理這個外號滿不在乎地說道。
在他的努力下,項目風氣煥然一新,大到鋼筋水泥,小到紙筆橡皮,各類物資都納入成本管理,基本杜絕了浪費現象,成為公司內部反對浪費、節約增效的典范。
創新思維,赴西安請來新工藝
古靈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開工之初,項目部開展了“創效金點子”大討論活動,鼓勵項目職工建言獻策。就在大家研究討論時,項目經理鐘玉海卻忽然“失蹤”了。
原來,鐘玉海在聽說西安有一種地下綜合管廊新工藝施工速度快、質量好后,便帶人趕赴西北,實地考察新工藝。在經過數日詳細實地考察后,鐘玉海果斷決定引進這種新工藝。
然而,新工藝能否順利“落戶”古靈大道地下綜合管廊施工中,會不會“水土不服”?這個問題鐘玉海和他的項目團隊心里都沒底,保險起見,他們決定先干上兩三百米試試效果。
“工地外,智能模具組件像下餃子一樣從工地旁的生產線上標準制作出來;工地內,作業人員操作遙控器,移動著模具裝卸智能平臺,將一塊塊兩米多高的箱型模具像搭積木一樣拼接起來,搭建成混凝土澆筑模型。”看著全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施工,前來觀摩的柳州市住建局和柳州北部生態新區管委會、柳州市質量管理相關單位領導,以及全市各在建項目近千位同行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對新工藝贊口不絕。
觀摩會的成功舉辦和業界的高度贊揚給鐘玉海和他的團隊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隨即,廣西首個箱型模數化模具地下綜合管廊施工全面展開。
“采用新工法后,管廊尺寸誤差都控制在5毫米以內,墻面平整光滑,杜絕了螺栓孔滲水隱患,原本10個月的工程量,現在只要3個月。”鐘玉海自豪地說。
優質工藝贏得優質獎項。2019年以來,項目群所轄項目先后獲得“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廣西最高質量獎“真武閣杯”等獎項,中鐵二十五局四公司在廣西市場贏得了“管廊施工”的金字招牌,并滾動開發了新柳路管廊、上跨衡柳鐵路轉體橋等工程,合同額達8億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