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象更新中的“鐵建力量”
——中國鐵建全面融入安徽省經濟發展紀實
承東啟西,瀕江近海,八百里長江水道穿過,長三角經濟帶中重要一環——這里是安徽。
在安徽省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鐵建一直都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國家隊”。從20世紀80年代安徽省第一條快速客運鐵路合寧鐵路,到2020年建成運營的商合杭高鐵;從引江濟淮重難點工程,到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沖刺;從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中交通一體化發展,到公共服務等民生工程建設……“皖”象更新中,“中國鐵建”始終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勇挑重擔,爭做時代開路先鋒
王吉珍是眾多優秀鐵道兵戰士的代表,正是這群最可愛的人,用智慧和汗水寫就了歷史華章,鐫刻在企業豐碑上。
改革開放時期,從鐵道兵“兵改工”而來的中國鐵建,始終勇挑重擔,做開路先鋒。
2020年6月28日,中國鐵建總體設計與建設的商合杭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這條鐵四院總體設計、中國鐵建大橋局、中鐵十七局、中鐵二十四局、中鐵建電氣化局、中鐵建設等單位參建的“華東第二通道”實現了河南、安徽、浙江3個省份交通動脈的“無縫對接”,將推動皖北區域城市群形成,同時與長三角城際鐵路網形成互聯互通,對加強中、東部經濟聯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合杭高鐵
商合杭高鐵一路銜接7條既有高鐵和3條在建高鐵,連接商丘、阜陽、合肥、蕪湖和杭州5大鐵路樞紐,引入8個既有高鐵站,是我國高速鐵路建設中銜接關系最為復雜的項目。
“2009年開始前期研究,2015年全面完成設計,2015年11月全線開工建設后開始現場配合施工,我們奮戰商合杭高鐵滿滿12個年頭。”鐵四院商合杭高鐵設計總體負責人徐保紅告訴記者。
建設者憑借豐富的經驗、強烈的責任心、嚴格的項目管理破解難題,實現了商合杭高鐵商丘至合肥段提前10個月建成通車、合肥至湖州段提前半年開通的好成績。
在皖中大地,中國鐵建先后參與設計建設了合寧、合武、京滬、合蚌、合福、寧安、鄭徐、杭黃、鄭阜、商合杭等10條高鐵,運營里程達2165公里,使安徽成為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縣域鐵路覆蓋率超過80%。
鐵建方案,只為建設更美生活
安徽,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江淮大地,人杰地靈。近年來,安徽主動對接融入長三角,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中國鐵建在高鐵建設中,用“鐵建標準”定義精美,用“鐵建方案”精心雕琢每一座站房,在多項省級重點工程中揮毫潑墨,繪就美麗安徽畫卷。
2020年10月1日,黃山北站到發旅客3.1萬人次,創下2020年以來單日客流最高紀錄。熱鬧的黃山北站見證了杭黃高鐵與合福高鐵這兩條“最美高鐵”的活力。
設計建設“最美高鐵”,中國鐵建貢獻出“鐵建標準”。
早在2009年,鐵四院就已開始了杭黃高鐵的勘測工作,直到2014年9月才全線開工。
選線6年,只為在美麗的山川選出一條最優線路。鐵四院為了找到最佳線路方案,杭黃高鐵265公里的正線線路,共計完成了1000公里的初測、補充初測以及500公里定測、補充定測任務。
中國鐵建秉持“踏過萬水千山,留下綠水青山”的建設理念,精心設計建設“最美高鐵”。為保護國家一級水體杭州千島湖,中國鐵建對碧波之上的進賢溪大橋采取“清水成孔”工藝,從源頭上杜絕泥漿排放,水中墩采用高樁承臺,減少水中開挖,守護了千島湖的青山碧水。
杭黃高鐵路基
中鐵二十四局在浦陽江特大橋建設中投入100多萬元,搭設標準化的水上棧橋,在棧橋周圍安裝鋼管防撞墩,用薄膜灌袋收集水下樁基施工產生的近13.5萬方泥漿,有效防止了污水外溢江中。
合福高鐵區域內分布有19處國家、省級風景名勝區和36處自然保護區。鐵四院在設計上繞避特殊環境敏感點,采用聲屏障、隔聲窗以及新型生態綠色邊坡防護技術。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獲得湖北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
合福高鐵起點合肥南站
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共移植樹齡2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10余株、富陽區羅漢松200余株。其中桐廬隧道施工時優化施工方案,改明挖為暗挖,成功保護了隧道上方80余株古桑。
高鐵山間過,人在畫中游。中鐵建設在建設杭黃高鐵過程中,為最大限度契合秀美山川的環境,匯聚精工巧匠,打造了桐廬站、富陽站兩顆明珠。
兩座站房采用BIM技術、智能引導系統和噴繪手法等新技術新工藝,合理增加平行作業空間,有效提升施工速度和質量。尤其是富陽站,用短短8個月時間基本建成,刷新同類型建筑的施工速度紀錄。地方政府稱贊:“這簡直是個奇跡!”國鐵集團也盛贊:“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受國鐵集團委托,鐵四院等單位編制完成的《鐵路工程綠化設計和施工質量控制標準》,填補了全國鐵路工程綠化建設標準的空白。以“穩固邊坡、保持水土、改善環境、防御災害、美化路容”為目的,標志著杭黃高鐵綠化建設已上升為全國標準。
在精心規劃設計建設安徽鐵路的同時,中國鐵建發揮綜合設計、技術、施工優勢,設計施工的多項工程都成為省“一號”工程。在引江濟淮航運、跨合馬高速公路特大橋、合肥城市軌道交通等工程中,中國鐵建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引江濟淮工程是國務院要求加快建設的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之一,是跨流域、跨省的重大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工程。淠河總干渠是合肥和六安兩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渠道,比引江濟淮航道高出30多米。鋼渡槽主跨跨度達到11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
淠河總干渠鋼渡槽工程自2019年10月28日開始首件安裝以來,中國鐵建大橋局建設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2020年嚴重汛情的不利影響,合龍時間比計劃工期提前近兩個月。
中鐵二十局參與建設的跨合馬高速公路特大橋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是馬鞍山鄭蒲港鐵路專用線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建設者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多次組織施工現場安全質量技術培訓,為澆筑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證,在2019年春運前實現了連續梁合龍。
引江濟淮淠河總干渠工程
合肥地鐵4條線路設計建設中,中國鐵建助力安徽實現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零的突破”。鐵五院作為最早進入安徽省合肥市地鐵市場的設計院之一,全程參與了合肥市地鐵1號、2號、3號、4號線及4號線南延線等全部地鐵線的工點設計工作,與中鐵十二局、中鐵十六局、中鐵二十局共同為當地城市建設發展持續貢獻“鐵建智慧”。
盡銳出戰,踐行央企責任擔當
多年來,中國鐵建深度融入安徽省經濟建設發展,在多個領域和項目開展合作,搭建產業園區、鋪建農村公路,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產業振興。
臨廬產業園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實施振興“皖北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定位為產城融合的現代化園區,主要目的在于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中鐵二十局承建的臨廬產業園管廊工程貫穿臨泉縣唯一一條通往高速路口的主干道,使合肥廬陽區許多知名企業得以來臨泉發展,打造“園中園”的工業發展新模式。建設者選用最新的土壓平衡頂管機,極大地節約了施工用地空間。
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豐原生物材料產業基地項目,是蚌埠市打造千億級生物材料產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鐵十二局承建的安徽鳳臺電子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是安徽省2020年度重點工程,建設有孵化中心、研發中心、人才公寓、食堂、展示中心、便民中心等。
合肥國際城
中國鐵建自2008年進入安徽省房地產市場以來,成功開發了中國鐵建·合肥國際城、中國鐵建·合肥青秀城、中國鐵建·合肥蜀西公館、中國鐵建·合肥悅湖國際等一批高品質地產項目,中鐵地產在安徽總建筑面積達258.87萬平方米,投資額達163億元,榮膺“中國住宅規劃設計·創新示范樓盤”、安徽省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小區等稱號。
中國鐵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產業振興。中鐵建設打出“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組合拳,助力革命老區六安市金寨縣于2020年4月退出貧困縣序列。中鐵二十四局宿城至皖蘇界改建項目部通過捐款、消費扶貧等方式展現央企扶貧擔當。
2020年7月,安徽巢湖水位超歷史最高水位,達到巢湖洪水設防百年一遇的標準。巢湖市雙橋河水位快速升高,海軍圩圩埂漫堤垮塌,對沿河低洼處自來水廠、大片農田及眾多民房造成極大威脅。中國鐵建大橋局和中鐵二十三局緊急出動百余人搶險48小時,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鐵建使命”“鐵建標準”“鐵建智慧”“鐵建擔當”必將凝聚為強大的“鐵建力量”,助力安徽在新發展階段,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