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十載“建”證變遷
年輕時的我,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會到非洲工作。更沒想到的是,已逾50歲的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踏上非洲這片土地,不斷書寫幸福篇章。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一帶一路”倡議跟隨新時代的腳步正式起航。
發令槍響,千帆競發。帶著看看外面世界的初衷,我響應公司號召,成為尼日利亞現代化鐵路項目建設大軍的一員。
第一次出國工作,映入眼簾的是光禿禿的山頭上成片的鐵皮房,人多車少,擁擠臟亂。和不穩定的治安相伴的是極不穩定的信號。有好幾次,為了及時向國內報資料,我們驅車幾十公里到靠近城區的地方,才找到信號。
在這樣“內外交困”的環境下,項目部的兄弟們白天在現場周邊實地踏勘,晚上研究圖紙,優化施工方案。陌生、艱苦的環境激發出大家的斗志,我們憋著那股“不能給祖國丟人”的勁兒,圓滿完成了全線梁枕預制和鋼結構加工任務,用使命必達、期到必成的行動為鐵建人“誠信創新永恒 精品人品同在”的價值追求增添注腳。
全線鋪通那天,當地工人阿布杜激動地說:“等鐵路開通,家里就可以多種些玉米、花生和杧果,這些食物也能賣上好價錢了。”
其實,鐵路承載的希望,不只在于生活的即刻改善,更在于它連通著外面的世界,連接著無限可能。
我在非洲的第二個項目是亞吉鐵路——中國企業在海外建設的第一條全產業鏈“走出去”的鐵路,而我所在的中鐵二十四局橋建公司德雷達瓦梁枕廠承擔了全線一半以上的T梁和軌枕生產任務。在這里,我們手把手向當地員工傳授技術、提供工作崗位,打水井幫助村民解決用水難題、給當地人民籌集生活用品……付出真心,收獲真情。我們漸漸獲得了當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創造了海外軌枕生產白班晚班均達到1000根的紀錄,月產量屢創新高,為亞吉鐵路建設“一氣呵成”創造了條件。
2018年8月29日,因為工作原因,我和同事體驗了一回已經正式投入商業營運的亞吉鐵路。在異國他鄉,乘坐中國制造的火車,行駛在自己建設的鐵路上,百感交集。沿線按照中國規劃設計建設的成片工業園區,一派整潔有序,一派生機勃勃。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曾經的絲路勝景,于今更盛。亞吉鐵路在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之間架起一條經濟走廊,埃塞俄比亞在鐵路沿線規劃了13個工業園區,其中10個已經落成,9個已經開園,創造了10萬多個就業崗位。來自中國的希望,變成了這里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
兜兜轉轉,在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肆虐之際,我作為幾內亞房建項目經理,第三次來到非洲工作。自第一次闖非洲起,已過去10年。
隨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非洲這片洋溢著未來愿景,也浸染著古老記憶的熱土,有了更多中國人的身影。只有24萬多平方公里的幾內亞,云集了包括中國鐵建在內的30多家中資企業。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時代給予我們的命題,更是中央企業必須承擔的光榮使命和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每次遠赴非洲,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挑戰,不可謂不艱難。但十年時光,親眼見證腳下土地因為我們而發生的變遷、滋長的幸福,就覺得,這一切,值!我們的事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