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夢早叮嚀,甲子如期故不驚。從“初建”到“重逢”,同行六十載,今又賀君安。
近日,在全株洲市民的矚目中,陪伴了他們半個多世紀之久的新華橋“涅槃重生”。橋上,嶄新的瀝青路面,更為寬敞的雙向8車道;橋下,交錯的鐵軌朝著地平線方向延伸,“重回橋上看火車”的熱盼得以實現。
在老橋換新顏的背后,凝結著中鐵二十五局三公司新華橋項目部建設者們的智慧與汗水。
株洲新華橋試通車現場(唐文健 攝)
捧起一顆紅心:艱難時刻勇挑重擔
時針撥回到10個月前,該工程上跨多條既有線路,施工風險極高,舊橋拆除工作遲滯不前,項目職工愁容滿面。
要想泰山移,須得人心齊。這樣的局面下,該公司領導班子后腳跟進了項目,挨個談心解惑,講述1964年公司參建新華橋的歷史,組織施工推進會和勞動競賽,與項目職工同吃同住,跟班作業,改方案、盯現場,雷厲風行的作為,給畏首畏尾的職工們吃下了定心丸?!斑@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父輩參建的橋,如今又要在我們手中重生,這是我們兩代人之間的深情接續。”項目施工員張新利說道。
時間,是最大的難題。項目施工,要利用鐵路空閑的天窗點,但株洲火車站是樞紐站,天窗點一般最長不超過90分鐘。即便如此,扣除施工進場和掃尾的時間,可供利用的,也僅60分鐘左右。加之春運時期,繁忙起來的京廣線和滬昆線上,很可能一個星期都沒有一個點。
有的放矢,才能一舉擊中。為了盡快打開局面,項目部反復推演工序、確認施工內容、核查風險源,前后對施工方案進行了10余次反復論證與修改?!耙娍p插針、找縫插針,做縫插針”,將施工內容一分為二——主線與非主線,項目開啟了主線與副本任務“齊刷”、平行與流水作業交叉的“三班倒”工作模式。
面對這么復雜的封鎖施工,該項目團隊理清思路,將施工進度節點化,專人負責盯控,把安全、施工、協調等工作剝繭抽絲,細化到人。安全工作由安全總監牽頭,制定規章制度、獎罰措施,簽訂責任書,安全責任落實到人頭;工程施工由總工牽頭,制定施工方案,組建工程隊,劃分任務,協調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協調工作由項目書記牽頭,針對地方協調及廣鐵局各站段,成立專門協調組。
眾人劃槳開大船,“分工不分家”,晚上趕工搶“天窗”,白天開會推方案,2021年12月21日,他們完成了全部梁體拆除,今年3月29日完成了1號橋墩拆除,5月21日完成了全部梁體架設,6月17日順利完成了瀝青路面攤鋪……這座株洲人民心系牽掛的D級危橋如期重獲新生。
橋邊,陪伴新華橋走過了57載風雨的古樟樹下,圍觀的市民們凝望著這座得以重建的新橋,滿臉笑容。“活兒總得有人干!不能讓大家失望!”該公司黨委書記王革新風輕云淡的言語背后,赤誠之心,熠熠生輝。
守住一條紅線:沒有安全都是空談
在火車頭上搶點,在火車身側拆墩,安全是緊繃在項目部職工心里的一根紅線。
有道是,“寧建十座橋,不拆一座橋”。原來的新華橋的部分橋體、橋墩等,均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老化、剝落,而橋體結構互為支撐,拆除過程步步驚心。更何況,新華橋上跨京廣線、滬昆線以及長株潭城際鐵路線,橋下有10余股道,鐵路2萬伏的高壓接觸網離橋底座僅有18厘米,橋下高峰時期每四五分鐘就有一趟列車高速駛過。而橋墩,全部位于鐵軌股道之間,正所謂“螺螄殼里做道場”。
拆除與重建過程中,每一個節點都驚心動魄,而位于京廣線兩條客線間的1號橋墩更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兩條股道間僅不到3米的間隔,大型設備無法進場,項目只能采用人海戰術,樁基礎開挖、土石方及物料轉運,全憑工人肩扛手抬。盡管已經做好了物理硬隔離,列車降速通過時產生的壓迫感,依舊令人心驚。
類似這樣的二級封鎖施工,項目前后經歷了90余次,值夜班可以說是項目常態。項目班子成員分人分組,對施工工序進行實時監測,發現問題隨時調整,確保每道工序無誤才能進入下一個步驟。主要負責現場施工的項目副經理苗林峰更是熬夜加班的“常客”,在項目職工眼中溫和且親切的他,在遇到現場施工員出現違規問題時候卻難得的嚴厲,“沒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談!”
施工方案優化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礎?!懊恳淮翁齑包c作業,就像懸崖邊上走鋼絲,一個小細節就可能翻車”,每次制定方案,都是項目總工程師王春勇最忙碌的時候?!疤齑包c”作業施工是一場爭分奪秒的“硬仗”,“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則是他心里的一根“警戒線”。車輛調運、材料進場、質量控制、現場防護、人員進出場、后勤保障,都要考慮周全。一本施工方案,集結了項目各部門的心血,需要反復斟酌、反復印證,有時因為一個問題,他就帶著工程部加班到天亮??茖W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保證了施工過程的規范、有序、可控。
“大干”不是“蠻干盲干”,而是“實干巧干”。安全卡控制度是項目部確保施工安全的創新之舉,班前設備進場、人員配備是否就位,過程中施工工序、操作規范是否規范,完工后機具撤離、工料清理是否完成,每一項與施工安全息息相關的細節都一一繪制成表。
10個月里,前后237個天窗,天窗點一到,哨聲一響,戴安全帽、穿防護服,拿好對講機、防護彩旗,緊接著防護員到位確認、班前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檢查、所在施工區域紅線危險區域告知……一連串工前準備是項目職工牢記于心的“規定動作”,更是項目部“嚴、高、細”安全管理理念的縮影。
搭建一座心橋:用心用情聚力人心
老廖是一個抖音“大V”,家住在新華橋附近,提到新華橋,他如數家珍。為了了解新華橋重建的最新進度,老廖的執著令項目頭疼不已,“先是趴在縫隙里看,又想辦法偷溜進工地,實在不行,就用無人機偷拍。”既要擔心他的人身安全,又要擔心無人機造成的施工事故。
在多次勸說無果后,項目黨支部書記袁竹林心忖,“堵不如疏!”于是,他貼心地為老廖戴上安全帽,帶他走進施工一線,熱心當起“向導”來。一來二去,老廖成了項目與市民的“傳聲筒”,在老廖的抖音賬號里,他科普新華橋重建難度,介紹項目建設進度,記錄一線作業人員熬夜加班場景,也讓曾經因改道堵車而抱怨不斷的市民們多了理解和支持。
工地熱火朝天地大干,袁竹林盤算起來,后勤保障更不能耽擱。在他的組織下,搶工大干時,把飯菜熱乎乎地送到工地上;熬夜加班時,宵夜就遞到了職工手中;天氣開始升溫時,綠豆粥也悄然進了工地上用作臨時休憩的工棚。“冬送溫暖,夏送清涼”,集體生日系列活動有序開展,細微之處更顯真情,職工齊頭并進的勁頭也更足了。
如今,株洲市民們又能駐足在橋上看橋下火車疾馳,然而這些勇敢的建設者的腳步不會停下,等待他們的將是下一個依然充滿挑戰和征服、交織著汗水和榮耀的新征程。他們將再次用汗水和智慧抒寫新輝煌。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