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春與偉大的事業同頻共振,夢想就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15年,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中鐵十七局一公司一群海外“追夢人”懷著滿腔熱血,不畏艱險、跨越山海,在距離中國幾千公里的土地上——巴基斯坦達蘇鎮,開啟了屬于自己的奮斗華章。
巴基斯坦達蘇水電站公路項目全長21.778公里,建成后將成為巴北部地區的交通咽喉,更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唯一陸上通道。
項目團隊現有管理人員26人,35歲以下青年員工18人,平均年齡32歲。他們在異國他鄉辛勤耕耘,單調枯燥卻熱烈依舊、無怨無悔。期間,這支團隊先后克服了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復雜的商業談判等各類難題,“七隧三橋”設計變更最終得到全面批復,贏得了業主和社會各界的稱贊與認可。
一抓到底,詮釋“硬核擔當”
張輝祥(右)在指導工作(劉亞 攝)
有人說他是“火眼金睛”,發現安全隱患“穩準狠”,問題永遠逃不過他的眼睛,也有人說他是暴脾氣,對施工安全“錙銖必較”,眼里容不得一點沙子,寧做惡人也不允許一點安全事故的發生。他叫張輝祥,來自山西運城,憑借著實干與創新,從初出茅廬的安全員到一名成熟的安全總監,成為項目挑大梁的90后青年主力。
在安全管理中,張輝祥工作認真負責,管起安全來很是執著,愛“較真”,因此是大家眼里出了名的不講情面。而每當有人這樣說他時,他總會一本正經地說:“對違章講人情,事故對你就不留情。講人情就是不負責任,更是對員工生命的不尊重。”
項目線路布設在大型松散堆積體的邊緣,水庫蓄水后可能會發生大規模塌方,面對復雜的施工環境,他結合國內質量管理經驗,因地制宜編撰了安全管理實施計劃,包括安全管理方針政策、21項安全管理程序、35項安全操作規程等內容。同時,他要求作業隊伍配足專職安全員,配備醒目的服裝裝備,為安全保駕護航。
每到夜晚,看到他的辦公室門口明亮的燈光,大家都感到心安,因為他們知道,張輝祥時刻為項目的安全保駕護航。
八年來,張輝祥用一雙手保護“一家人”的安全,堅持將嚴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完善安全管理,帶領團隊守牢安全生產紅線底線,獲得了業主的一致好評。
敢于創新,守護工程質量
“混凝土配合比優化順利完成了,我們成功啦。”在大家的歡呼中,一張全程嚴肅注視結果的臉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叫劉新成,來自山西繁峙,項目中心試驗室主任。
劉新成(中)在進行混凝土試驗(唐勇 攝)
喀喇昆侖公路沿線山峰陡峭、冰雪覆蓋,平均海拔高達6500米,洪水和泥石流經常發生。為節約成本,加快施工進程,項目進行了變更,增加了橋梁隧道。但是,新的挑戰出現了。橋梁混凝土為高標號、高性能泵送混凝土,但項目生產碎石使用隧道洞渣巖性差,石英含量高,與水泥產生堿集料反應,容易造成混凝土后期開裂,甚至垮塌。
劉新成帶領技術團隊對項目全線巖石進行取芯,通過巖相分析及砂漿膨脹量試驗結構,優選了兩條隧道的洞渣進行碎石生產,降低混凝土堿集料反應,并與水泥、外加劑生產廠家溝通,通過不斷試驗,調整外加劑配方,適當增加外加劑含氣成分,確定了與水泥適應性較強的外加劑配方。
在配合比設計的過程中,他利用體積法代替質量法,運用Fuller最大密度曲線代替傳統砂率設計方法,引入高效緩凝減水劑,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同時,提高混凝土和易性。經過三個月的調試試驗,他和團隊按照現場施工的要求優化了各個標號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現場易于澆筑的同時,滿足監理業主對混凝土各項指標要求,得到了監理業主批復,保障了現場施工及橋梁質量。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檢測技術不斷創新,劉新成和他的團隊沒有絲毫懈怠,一直在前進的路上奔跑著,用篤行實干擦亮“中國建造”的金字招牌。
乘風破浪,筑就夢想之路
在該項目機器轟鳴的施工現場,總能看到一位皮膚黝黑的帥氣小伙忙碌的身影,他叫武鵬鋆,來自山西朔州,項目工程部部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好本職工作,看到我們的公路能順利通車,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大多數工程人一樣,他平時不善言談,但聊起工作時卻總能打開話匣子。
武鵬鋆(右二)在指導工作(李冰 攝)
剛到項目時,完全陌生的施工環境和工作氛圍讓他壓力倍增,但能擔大任者,必然是能承受重挫、能吃苦耐勞的人。骨子里的那股韌勁和不服輸的精神讓武鵬鋆很快調整好心態,并暗暗在心里給自己定下要在半年內實現突破的目標。
武鵬鋆負責的是3座橋梁施工的技術管理工作,DOGAH橋、BARSEEN橋為單孔鋼混拱橋,UCHAR橋為連續剛構,其中BARSEEN橋為本項目的關鍵線路,地形陡峭,施工難度及安全風險較高。
為了保障橋梁能順利施工,武鵬鋆多次實地查看,帶領團隊翻山越嶺,涉水穿溝、攀登六七十度的陡坡已成日常。經過約2個月的現場調查及資料收集研究,他將沿線泥石流溝、破碎帶、滑坡體等不利地形地質一一摸清,制定了合理的便道施工方案,規劃了橋梁營區并組織建設,編制了橋梁施工方案并成功通過審核。
用青春詮釋熱愛,用拼搏激揚夢想。工作期間,他遇上的各類技術難題數不勝數,但他從未膽怯,而是把壓力化作動力,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在海外追夢的日子里,他與風雨共舞、與汗水為伴,用奮斗描繪出青春最美的樣子。
世界的未來屬于年輕一代,而他們,是無數青年的縮影。共建“一帶一路”,第一個10年只是序章,在這群青春力量的推動下,企業共建“一帶一路”的事業必將展現出更為強勁的韌性和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編輯: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