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百寶箱”里,有一枚“建功立業”獎章,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的第一份大獎。它的來歷不同尋常。
1995年夏天,我畢業分配到鐵道部第十四工程局三處京九鐵路衡商段。當時的京九鐵路大會戰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距離通車時間僅僅還有一年。項目數百名職工,大部分是“兵改工”的施工主力,在山東臨清到聊城67公里的工地上堅守鏖戰,與時間賽跑突擊攻堅。
我的第一枚獎章(史鵬 攝)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正當建設大軍與時間賽跑時,一場特大暴雨襲擊了魯西一帶,鋪天蓋地一直下,到傍晚,項目部院子里已經積水30多厘米,現場職工跑到項目部匯報說,剛剛鋪過軌的路基被洪水沖垮,鋼軌懸在半空,成了“天路”。指揮長吃驚不小,因為每天晚上這個時間都會有滿載工程物資的列車通過這里。如果沒有及時接到停止運行通知,必將造成列車傾覆重大事故。
那時候還沒有手機,座機電話也因為大雨也打不通了。指揮長下達緊急任務,因為我年齡小腿腳快,派我火速趕到前方的楊廟車站報信,設信號燈“截停”列車。
一切都爭分奪秒。路上,閃電如同利劍刺破夜空,狂風裹挾著大雨,如鞭子一樣抽打在臉上,帶的傘根本不起作用。本來是走便道趕到楊廟,因為道路泥濘實在耽誤時間,我索性跑上了工地,順著軌道快步前進。常年干鐵路走軌枕的職工幾乎都練出每步60厘米的高頻小碎步,正好是軌枕的間距,這也是我在測量班的時候,一米一米量過的路線,很熟。項目駐地斗虎屯到楊廟車站7公里的路線,我沿著鐵路線冒雨奔襲,路上經過多處懸空的鋼軌,終于在一列滿載道砟的蒸汽機車剛加完水準備發車之前,把信息送到,避免了一場事故的發生。
之后的幾天,全項目部職工日夜搶工修復水毀的路基和軌道,為后續施工爭取寶貴時間。鐵路臨近村里的一位老大爺告訴我,70年多年來,就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雨。
30多年前修京九鐵路,機械化程度不高,很多工作需要人工完成。當時兩條軌道,先修通一條,通過列車運送主要物資,大大提高了建設速度。幾乎每天,都會有裝滿道砟的列車經過或者停車卸砟,但必須連夜卸完,順路鋪開,才不影響第二天的列車運行和施工作業。
每當這個時候,項目部都會安排指揮部和工程隊全體人員齊上陣,飽餐戰飯后,上路基等待。每兩個人負責卸完一節車廂,60噸,他們端著的鐵锨是特制的,大得離譜,鏟滿石砟有幾十斤。等列車開到停穩,一聲哨響,大家一哄而上。一時間,工地上機械轟鳴聲和鋼釬、鐵耙、鐵锨的碰撞聲響成一片,人聲、哨聲,騰起的煙塵和晃動的手電光柱刻畫成一幅大干快上的生動畫面。
1996年9月1日,舉世矚目的京九鐵路經過十幾萬筑路大軍三年的團結奮戰,全線提前順利鋪通。在年底的表彰大會上,指揮部獲得建功立業獎杯,兩名同志獲得建功立業獎章,我是其中一個,這令我無比振奮。
我的第一枚獎章,他記錄的故事,對于我,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每當凝視他,都令我憶起過往,催我奮進,給我力量。
【編輯:楊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