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參評第一屆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標準化競賽,已通過初審,正迎接復審。”中鐵十四局淄博創業創新谷項目總工紀培峰表示,評選國優獎的必備獎項已完備,此獎項申報成功將助力國優獎評選。
作為項目技術工作帶頭人,三年多來,他兢兢業業、不辭奔波,為項目參評國優獎做不懈努力。“這是一份集體榮譽,大家團結協作、各司其職,才能結出累累碩果!”項目團隊擰成一股繩,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奮斗。
淄博創業創新谷項目是淄博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之一,包括A-E五個功能區。中鐵十四局承建了D區、E區及地下車庫工程,地上六層,地下一層,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米。
用力跑好“最先一公里”
“房建公建類工程參評國優獎,標準管控極其嚴格,創優難度大,近幾年集團內同類工程可借鑒的經驗較少,壓力很大。”作為創優工作牽頭人,紀培峰采取對內走訪“問診”、對外學習“取經”的方式,發揚“不為困難找理由,只為解決想辦法”的攻堅克難精神,化壓力為動力,鉚足干勁全力以赴。
紀培峰帶領技術團隊對施工圖紙進行研討(張慶 攝)
“兵無謀不戰,謀當底于善。”前期策劃對項目建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項目團隊借助淄博“建筑之鄉”的特殊優勢,到行業內知名企業中建八局一公司、山東天齊置業集團等先進單位及所屬優秀項目進行學習觀摩,通過列舉問題清單和座談會形式,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該工程體量大,深基坑面積高達7萬平米,最大深度7米多,高支模區域達到28處,屬超危大工程,且單層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無標準層,結構施工階段模板支撐體系投入大。在前期策劃階段,紀培峰優化施工組織,一次性投入約8500噸的支撐系統,確保了工程質量,加快了工程進度。
項目以“開局即沖刺、起步即加速”的奮斗狀態,僅用6個月時間完成了主體結構封頂的目標,得到了政府、業主等單位的高度肯定。
點燃技術創新“強引擎”
“通過技術創新,跑出生產加速度,賦能高標準建設。”作為項目技術攻關小組組長,紀培峰精準把握問題導向,帶領小組成員“以有解破難題,以優解提質效”,點燃科技創新“強引擎”。
紀培峰對BIM模型建模預審(張慶 攝)
“項目高支模數量多且分散,施工前辨識難度大,是項目一大難點。”紀培峰組織圖紙預審,通過應用BIM建模技術,用6天時間就精準完整找出28處高支模位置,為后續工程有序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引入“BIM技術與智慧工地系統”,實現了質量管理倍數提升。攻關小組運用BIM技術對外架搭設、模板工程設置、高支模方案論證以及綜合管線排布進行優化,通過全專業模型整合后進行碰撞檢測,優化施工組織設計。他們集成各類智能終端設備打造“全集成智慧工地平臺”,實現了安全、質量、成本、物資和勞務人員管理零距離信息共享和工作互通。所在項目撰寫的《BIM+智慧工地管理技術成果》獲全國“優路杯”BIM技術大賽銅獎。
精益求精“育成果”
在山東省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立項期間,紀培峰反復翻看設計文件,閱讀了國內大量新技術應用技術文獻,不斷深入挖掘項目技術創新點。“經過一個多月的收集整理,確定了四項技術研究課題,”從事技術崗位近20年的他,肯吃苦、愛鉆研,時刻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紀培峰帶領技術團隊對通風消防工程進行完工檢查(張慶 攝)
在研發實施過程中,紀培峰帶領工作室技術骨干扎根一線,“技術工作必須立足施工現場,更要巧妙‘借力’,依托優秀施工班組的經驗和智慧不斷創新施工方法。”他把相關班組納入到研發團隊,通過制度建設、教育培訓、定期會議和現場實操等方式,不斷攻克研究目標,孕育出創新成果。
該項目地下車庫面積近7萬平米,屬于特大型地下車庫,其防水是項目重難點。在“超長地下結構種植屋面防水及虹吸排水系統施工技術研究中”,技術攻關小組進一步優化施工工藝,應用“非固化防水涂料+自粘卷材”的防水技術,將地下車庫防水施工一次驗收合格率提高到96.7%。同時,在種植屋面防水上采用虹吸排水系統代替傳統排水系統,實現了雨水及澆灌水的循環利用。
國家級QC成果1項,省級工法1項、QC成果1項,申報專利1項、實用新型1項,項目創新成果實現“大豐收”。
“知行合一,篤行致遠。”這是紀培峰的座右銘。“不斷進取,攀登技術高峰”是他永不懈怠的追求。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