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四川阿壩夾金山隧道進口,一座白色活動板房搭建而成的醫療保障點傲然屹立在洞口左前方。
早上8:30,由四川省人民醫院交通醫院、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醫院派駐的現場蹲點醫生羅潔與護士小衛按時打開了醫療保障點的大門。
保障點一共有兩間房子。進門便是一張木制沙發,上面放著一張簡易擔架。右前方,是羅潔與小衛的辦公桌,她倆面對面坐著。桌上,有血壓儀、聽診器等常用醫療設備。里面屋子,是專用治療室,靠墻擺放一排柜子,陳列著便攜式心電圖檢查儀及各種常用醫藥用品。
剛在辦公桌前坐下,一名工人匆匆走了進來,他是來換藥的。羅潔與小衛立即站起身,將他帶進了里間治療室,消毒、上藥、包扎,一氣呵成。“還要休息幾天,不能碰水哦。”羅醫生仔細叮囑。工人連連道謝,從醫療室出來后,他快步走向旁邊鋼筋加工廠的工位,換上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羅潔在門診日志上認真記下:“陳德康,男,55歲,主要癥狀:左手食指、中指壓傷。治療情況:換藥……”
“醫生,給我拿兩個創可貼。”話音未落,一個穿著黃色防護反光背心的高個子工人踮著腳走了進來。
“怎么了?”
“腳板不小心劃了一下,給我兩個創可貼就好。”
“請坐這邊,我先看看。”
司機脫下襪子,左掌上有一道小小的劃痕。
“先給你消下毒……”
“不用,給我兩張創可貼就好。我趕時間呢。”他叫彭楊,是現場的機車司機。醫生見狀,給了他五個創可貼。彭揚現場貼了一個,剩余4個放進衣兜里,穿上鞋襪就走了。
這是中鐵十一局五公司夾金山隧道醫療保障點的日常工作場景。
夾金山隧道全長9.35千米,埡口海拔4114米,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距離市區較遠,施工條件極其艱苦,是連接四川雅安市寶興縣磽磧藏族鄉和阿壩州小金縣達維鎮的特長高風險隧道,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為了確保施工一線員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中鐵十一局五公司夾金山項目以人為本,結合現場實際,在四川省交通廳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第一個隧道施工醫療保障點。由定點合作醫院派遣臨床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駐扎施工現場,每月輪換一次,堅持24小時值班。
“去年7月份,一位50歲左右的工人走進醫療點,說自己乏力乏味,腰背疼痛,想開點藥吃吃,醫生對其進行常規心電圖檢查后,初步確定為心梗,項目部迅速派車將其送至都江堰人民醫院急救,因發現及時,救治得當,避免了悲劇事件的發生。到現在,他和他的家人都很感謝我們。”項目書記余貴廷介紹說。
翻開醫生面前厚厚的兩大本就診日志,上面清晰記錄著一線工人測血壓、血糖監測、高原反應、干眼癥、扁桃體發炎、擦傷、發燒等癥狀的就診記錄。
“施工現場難免磕磕碰碰,遇到個頭疼腦熱的,我們第一時間就能得到救治,既省時,又省力,內心要安定很多。”
“剛來這邊時,我的高反有點嚴重,在醫療點開了幾次藥吃了后,癥狀就好了。”
“關鍵是,我們在這里看病拿藥不需要自己掏一分錢,全由項目部統一結算,很難得的。”說起醫療保障點的好處,現場工人止不住地說道。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