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云南宣威市北盤江水環境綜合整治PPP工程牢牢把握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積極履行央企責任,迅速行動。
作為當地建國以來最大的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項目,自2021年7月啟動以來,項目團隊與當地政府密切配合,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全力以赴加快施工進度,著力打造生態治理標桿和名片工程,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七大版塊綜合治理 水環境明顯改善
珠江源頭北盤江水系的上游——東河,由于地勢相對低洼,河水從南往北流經人口密集的市區,東河成為了城區最大的排污河道,河流兩岸污水直排受到嚴重污染。為改善當地水環境,宣威項目管理團隊打響了北盤江碧水保衛戰。
該工程包含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城鎮垃圾收運處置、河道防洪清淤、河道景觀建設、海綿城市建設、生態濕地公園建設、水環境物聯網建設等7項工程。遵循依山就勢、分片收處、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通過對北盤江(偏橋水庫—萬家口子段)流域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凈化、生態修復等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將區域水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90%以上,在恢復河湖生態環、保障飲用水源安全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宣威項目把解決這些生態環境領域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作為施工設計的出發點、落腳點,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織密管網擒“污龍” 水質提升顯成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2021年7月,工程開工伊始,項目團隊就開始管網建設,實施雨污分流,新建污水處理廠,加大污水處理力度,對垃圾進行集中收集轉運處理,從源頭上斬斷黑臭水體污染源。將宣威市環東、環西8.4公里長的路段的中溝和邊溝重點區域進行改造,讓宣威城市中心雨季積水能夠經過分流處理進入北盤江,從而雨水與城市污水得到有效收集,經過分流、處理。
宣威污水管網工程(張佳豪 攝)
污水管網工程是截污的關鍵性工程,宣威項目在宣威市振興街、環城路等鋪設雨污分流管網146公里,配套建設2座污水處理廠,達到雨污能分流、污水能集中處理,從源頭上疏通城市雨污排放脈絡,當好守護城市水環境的“地下衛士”。改造后的管網將與全市污水管網工程聯通,實現“吃進污水,吐出清水”。
垃圾處理有妙招 水岸美景添新貌
“治標也要治本”,城鎮垃圾是城市污水的主要來源之一。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日前宣威市的板橋、宛水等10座垃圾轉運站已投入運營,為宣威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成功破題。這對宣威凈化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垃圾處理能力、改善城市環境衛生狀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源頭管控垃圾,是治污的關鍵點所在。宣威項目將建設1座餐廚垃圾處理廠,采用先進的HEWAO高效濕式氧化技術,快速、徹底實現廚余垃圾的液化和酸化,與傳統技術相比,不僅占地面積小、環境影響小,而且能高效率處理有機廢棄物。此次建設的垃圾轉運站,將惠及全市9個街道機及5個鄉鎮,解決城市垃圾處理超負荷問題,改善城鎮環境,消除污染隱患。
水岸美景添新貌 幸福指數攀新高
以宣威生態畫廊為主題設計建設的東河拾光公園,在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古樹的前提下,精雕細琢,形成了樹木保護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特色鄉土植物園,成為集健康養生、生態旅游、運動休閑、生態環保、交通便利于一體的濱水景觀帶,進一步把宣威建設成為會“呼吸”的美麗宜居城市,市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東河拾光公園工程(張佳豪 攝)
當前,正在施工的東河拾光公園設計主題、思路以水為線索串聯,公園內建筑外立面采用不對稱異形鋼結構獨特設計建造。工程充分利用地下污水處理廠出水,打造濕地,并結合場地特點將公園劃分為都市活力、水生態科普、彝族花海、城市客廳四個區域,形成以水生態、水科普、水文明展示的主題公園。建成后,這里將變成宣威市標志性建筑——“宣威之眼”,讓廣大市民在強身健體、休閑娛樂中獲取健康知識,成為宣威市宜居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編輯:金雨】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10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