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那個槍,雄壯的那個隊伍,浩浩蕩蕩……2022年8月份的入職培訓,是我與中國鐵建的初次相遇,也是我了解鐵道兵精神的開始,雖時隔一年,但那鏗鏘有力的歌聲仍??M繞在耳畔。
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唱響走向復興的人們,或許對這支英雄部隊并不太了解,但這支部隊用血汗和智慧鑄就的“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的精神,讓身為“00后”一代的我們也早有耳聞。
公司輪崗學習的那段時間,恰巧趕上集團公司籌建中鐵十四局黨建文化展館,為了解企業歷史沿革,我得到了一本名為《圖說鐵道兵》的書籍,為我進一步了解鐵道兵歷史埋下了伏筆。
翻開書籍,追憶鐵道兵的戰斗歷程,發現鐵道兵部隊誕生于戰火紛飛的年代。在解放戰爭時期,為加快戰爭的推進和保障前方部隊的補給,鐵道兵部隊順勢而生,提出“大軍打到哪里,鐵道修到哪里”的鏗鏘誓言。他們挺進山海關,搶修北寧線,為舉世矚目的平津戰役鋪平道路,繼而修通津浦、平漢鐵路,為搗毀蔣家王朝的渡江戰役贏得寶貴時間,為全中國的解放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鐵道兵部隊前赴后繼、舍生忘死,兌現了“志愿軍打到哪里,就把鐵路修到哪里"的豪言壯語,在戰火硝煙中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有力保障了志愿軍后勤物資供應,徹底粉碎了美軍的“絞殺戰”,為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鐵道兵戰士帶著“艱苦光榮,勞動光榮,當鐵道兵光榮”的精神和“汗水溶化千層巖、風槍打通萬重山”的英雄氣慨,到達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從蒙古草原到南粵大地,從東海之濱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都留下鐵道兵的足跡。多年來修通了包蘭、貴昆、成昆、襄渝等多條鐵路干線,為建設祖國的鋼鐵動脈立下了不朽功勛。
歷史讓我們始終牢記并發揚鐵道兵精神,鐵道兵精神成為鐵建人的理想信念和執著追求的原動力。鐵道兵戰士為了打通國家的戰略運輸線,完成上級交給的重大任務,不得不背井離鄉,共同來到群山環抱、人煙稀少的地方,每天重復著幾乎相同的體力勞動。在那里,缺醫少藥,物資匱乏,現在的我已經很難想象,這樣一群人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里,不僅能夠生活和工作下去,而且生活得有滋有味,工作得激情燃燒。
雖然告別了那個物資匱乏和鐵鎬加風槍的年代,但鐵道兵的精神永不改變。傳承鐵道兵精神,我們永遠在路上。我時常慶幸自己能成為新一代鐵建青年中的一員,和千千萬萬的他們一樣背上行囊奔赴遠方,在祖國的大好河山書寫著屬于鐵建人的精彩,在嶄新的天地里建設、奉獻……沿著先烈的足跡,勇于拼搏、勇攀高峰,讓鐵道兵精神持續發光發亮。
【編輯: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