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五卅路蘇州公園內一塊刻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鐵路工程第七師成立舊址”石碑前,一位老人激動地說道:“今天是鐵道兵兵改工40周年的日子,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七師也已成立71周年,以后每一年我都要來這看看,世人不能忘記這段光榮的歷史,要讓它時刻提醒每一代鐵建人。”這位古稀老人是曾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從軍期間獲三等功等榮譽的原鐵道兵第七師副參謀長黃炳松。
紀念石(袁光明 攝)
懷著一顆從軍報國的心,1949年,年僅15歲的黃炳松便已跟隨堂哥參軍入伍。1952年5月,他和戰友們開拔大興安嶺,修建森林鐵路。“同志們吶,嘿呦嘿呦,加油干吶,嘿呦嘿呦,胸懷全球挑重擔吶,嘿呦嘿呦,敢叫機器背過山吶,嘿呦嘿呦……”陣陣口號聲從山谷中傳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條件艱苦,筑路基、架橋梁、鋪鐵軌全是靠肩扛人抬。僅用半年時間,他們就修建了鐵路近40公里。可以說每一條鐵軌、每一根軌枕、每一顆道釘上都灑染著鐵道兵烈士的鮮血和汗水。
黃炳松(袁光明 攝)
1953年,他們赴援朝鮮,為了保障鐵路補給線的暢通,付出了極為艱辛的努力。“去朝鮮主要是坐火車,人在車上要一動不動,到龜城時有些人早已因為嚴重凍傷無法下車,還有一部分同志在行軍途中被美軍飛機掃射壯烈犧牲……”說著說著,黃炳松已熱淚盈眶。
1967年,在修建云南紅光隧道時,山體意外崩塌,落石砸在了黃炳松身上。經過救治,他還是落下了二級傷殘。半個多世紀已經過去,難以根治的傷患處仍會隱隱作痛。這位老鐵道兵無怨無悔,以能為祖國建設事業做出貢獻而感到無比自豪!
退役后的黃炳松回到地方,每每回想起那些永遠沉睡在鐵路施工建設中的英靈,他總覺得應該做點什么來撫平心中的思念。2022年,中鐵十七局市政建設公司相關人員根據局志來到蘇州尋根溯源,賴于社會各界和上級黨委的幫助和支持,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鐵路工程第七師成立70周年之際,顯立起飽含著老鐵道兵初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路工程第七師紀念石。
“背上了那個行囊扛起了那個槍,雄壯的隊伍浩浩蕩蕩,同志呀,你要問我們到哪里去呀,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臨別之際,黃炳松唱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軍歌。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鐵道兵撤銷建制已經四十年,“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鐵道兵精神依舊閃耀著光輝。這不只是時代的產物,同樣也是新時代鐵建人的精神支柱。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吃苦耐勞、積極進取……鐵建人自當擎旗奮進,在祖國的山水間寫意春秋。
【編輯:釗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