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是2010年的初春,單位調派我前往中鐵十四局遼寧丹通高速公路六標項目經理部報到,接到通知后,我心里是既緊張又激動,緊張的是從上學到工作,我還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所在的省份,激動的是這次的目的地是離家1200公里外的東北。我充滿期待與好奇坐上了遠行的列車,而接下來的日子也讓我與鐵道兵前輩結下了深深的情緣。
在乘坐了13個小時火車、3個小時客車后,汽車駛進了縣城客運站。當從縣城客運站出來的那一刻,我瞬間后悔了,由于出發前功課做得不足,以為東北和山東氣溫相差不大,我只帶了幾件春秋時節的衣服。當時站在室外,一瞬間寒風穿透衣服,就像掉進冰窟窿一樣,兩排門牙禁不住打戰,渾身凍得瑟瑟發抖,長途跋涉的疲勞、寒冷的侵襲讓我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就在此時,手機響了,原來項目部已經安排車輛早早地在車站外等候了,而隨同司機一起來接站的還有項目書記姜志清,這也是我與這位鐵道兵前輩的初次相見。
姜書記看到我的窘態后,驅車帶我到最近的商店給我買了御寒的大衣,雖然只是最普通的軍大衣,但這是我穿過的最溫暖的衣服。在知道我出發時準備倉促,姜書記還特意到藥店為我買了必備的藥品,叮囑道:“出門在外,保證身體健康是首要任務,東北氣候寒冷,一定要注意保暖,等會兒到了項目部,給家里報個平安。”
從縣城到項目部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以往只需要半個小時的路程,因為前幾天降雪,那天足足跑了兩個多小時。途中,我望著車窗外,不經意說道,“這路這么難走,施工的地方也很艱苦吧。”姜書記看出了我的糾結與不安,給我打氣道:“東北的項目施工環境雖然艱苦一些,但是比我們當兵時候好很多了,咱們項目氛圍也比較好,好好干,一定會有所進步和成長的。”
到達項目部安頓好后,姜書記帶我來到食堂,廚師準備好可口飯菜,姜書記自己也沒顧上吃飯,一個勁地問:“飯菜合不合口味,能不能吃得慣?”吃著熱騰騰的飯菜,望著眼前的姜書記,我感受到了他的細膩和對年輕人的厚愛。
初春的東北,氣溫仍多在零下30攝氏度,項目部又是在偏遠的山區,項目部員工理發、洗澡只能由辦公室安排車輛拉到最近10公里的鎮上解決,非常不方便。但每次姜書記都是一再叮囑辦公室先讓項目部的年輕人去,而自己總是最后一個。氣溫回升后,姜書記又組織設立項目部駐地淋浴間、洗衣間、理發間、職工活動室等,解決大家的生活問題,在他的心中,總是把員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決員工實際困難當作大事,我也在這個大家庭有了滿滿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在工作中,姜書記經常和大家談心,了解員工的想法。來到項目部第四個月,我找到姜書記談了自己想從辦公室調換至安全管理崗位鍛煉學習的想法,本以為書記不會同意,但他很支持,還安排了一位有著豐富安全管理經驗的老同志帶著我,經常向師傅了解我的工作動態,隨時關注著我的成長。
剛從事安全工作的時候,我特別有熱情、有勁頭,戴著安全監督的臂章和印有安全員字樣的紅色安全帽,走在工地上,看到有違規現象直接拍照罰款,罰得多了,不戴安全帽、不穿反光衣等違規行為也消失了。殊不知,每次我走后,不安全行為又會出現。
那段時間,我很苦惱,不知道怎么去處理,就去請教姜書記,他說:“要想干好安全工作,只是有熱情和責任心是不夠的,還要講方法,處罰只是安全管理的一種手段,絕不能以罰代管。要以教育為主,讓作業人員知道違規行為可能造成的事故傷害,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違規行為的嚴重性。”我認真反思了工作存在的不足,在調整了工作方法后,干安全工作也更加游刃有余了。
今年是中國鐵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我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訪鐵道兵談七十五年崢嶸歲月”訪談活動,姜書記作為訪談嘉賓,被邀請到活動現場。再見老書記倍感親切,活動中,他帶著年輕員工回顧了他當兵時的奮斗故事,對參加活動的年輕人也寄予厚望。
如今我也走上項目書記的崗位,我也將帶著老書記的囑托,在本職崗位上做好鐵道兵精神的傳承者和宣傳者,帶頭學習和發揚鐵道兵的光榮傳統,奮進爭先、勇于超越,用心用情接好老書記傳遞的這一接力棒。
【編輯: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