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不亮,戰友們還在睡覺,我就聽見有人起床出去了,一會兒又有人出去了,他們這么早起床干啥?我搖了搖床,睡在上鋪的位發民探出頭來問我啥事,我說剛才出去好幾個人干啥去了,他神秘一笑說做好事去了唄!于是,我三下兩下穿好衣服,跑出去一看,果然他們有的給炊事班幫廚,有的打掃餐廳。看大伙干得真起勁,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80年代初,我在鐵道兵部隊那會,學雷鋒做好事在軍營蔚然成風。那時候,戰友們上進心特別強,誰不想立功戴紅花入黨,或者提個干什么的。和我同年入伍的戰友楊小平,每天主動打掃廁所衛生。他干了好長時間了,后來被戰友們發現,在連隊傳開了。一天,指導員叫我出了一期黑板報,標題是《學習楊小平,爭當活“雷鋒”》。我還畫了一朵速寫大紅花作為插圖,引來許多戰友觀看,大家紛紛稱贊楊小平是好樣的!
過了幾天,在班務會上,班長馬顯宗對本周工作進行總結時講道:“大伙工作比較辛苦,尤其是楊小平做好人好事,為戰友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在一次連隊軍人大會上,指導員宣布給楊小平連嘉獎1次。戰友們都覺得挺光榮的,就好像自己得了獎勵一樣高興。從此以后,全班戰友爭做好人好事,宿舍的地前面有人掃了一遍,后面的人不知道又掃了一遍,還鬧出了不少笑話呢!
新訓結束后,我分到施工連的木工班,主要任務是給連隊做模板,修補門窗。當時加工任務也不多,班里新兵就3個人,有個戰友因為分配不滿意,經常在工作間哭鼻子。他說自己要能分配到團后勤單位工作多好,現在天天和鋸子、推刨打交道,有啥出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我就經常勸他,慢慢他也想通了,后來工作干得相當不錯。部隊是鍛煉人的地方,正像歌里唱的:“當兵才知道過去的模樣太放松,當兵才知道自己的骨頭硬不硬,當兵才知道什么是孬種和英雄,當兵才知道千金買不到戰友情……”
我們平常主動幫老兵洗衣服、打水掃地。當然,大部分老兵也不讓幫他們洗衣服。有時候看到老兵不在時,新兵偷偷幫他們洗洗衣服。投桃報李,反過來老兵對新兵也關愛有加,幫戰友們縫被子、縫衣服之類的針線活就成了“心靈手巧”的老兵的專利了。
還有個別戰友文化程度低一些,我就幫他寫信、讀信。后來,我調到了汽車連。離開之前,和戰友們一起推薦愛哭鼻子的小王接替了我的文書崗位,連首長當場就答應了。其實,戰友之間互相關愛,不僅體現在做幾件好事上,更重要的是融入濃濃的大愛里,甚至個人發展的前途命運上。那時候,我利用禮拜天時間,經常回老連隊看望老戰友,共話離別之情,高興著他們的高興,歡樂著他們的歡樂。
那時候,南疆的冬天異常寒冷,我們汽車連的戰友們,早早起床發動車輛。大家先用噴燈慢慢烘烤油底殼,然后用手搖把慢慢地搖動,沒有好體力是吃不消的,一般需要近1個小時才能發動車子。就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戰友之間把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團結友愛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我的車輛準備工作就緒了,就去幫助別的戰友,檢查車輛遲遲發動不了的原因,檢查是否是油電路有故障,或者替換戰友搖車。大家同甘共苦,親如兄弟。
在連隊執行任務的時候,不熟悉的人根本分不清誰是官,誰是兵。因為在前行的車隊里,你會看到精神飽滿的連長正駕駛著CA10B解放車行駛在執行任務的路上,文質彬彬的指導員穿著油膩的工作服,說說笑笑和戰士們一起維修車輛。每次指導員都表揚維修車間的衛生整潔干凈是誰打掃的,弄得排長一時語塞。于是排長明察暗訪,但一直沒有找到這個“雷鋒”。其實,我們心里都明白是誰。排長也許早已知道,只是想給大家留個懸念而已。
記得有一次在連隊舉辦的詩歌朗誦會上,一個戰友朗誦的《軍營處處有“雷鋒”》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有人問雷鋒在哪里?我說他在月光下的哨位上,他在做好事的路上,他在軍營的每一個地方,其實我們就是80年代的新雷鋒,是雷鋒精神的傳人……”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也許戰友們相識不到3年就分別了,但在軍營里,大家不管當兵時間長短,都始終以雷鋒同志為榜樣,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也許正是這種濃厚的正向引領氛圍,讓我們得到了文化的滋養,留下了追夢的印痕,成為受用一生的財富。至今回想起來,我一直慶幸生命里有一段當兵的經歷。我驕傲,我曾經是一名鐵道兵!
【編輯:敏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