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意見”背后的“真意見”
目前,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各單位正扎實推進。為保證下一步的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高質量召開,各單位在做好學習的前提下,壓茬推進兩個生活會的準備工作。然而在以往的民主生活會會前征求意見階段,常常會遇到“零意見”現象,值得深思。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職工“零意見”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工作盡善盡美,職工心悅誠服,完全滿意;二是進諫渠道堵塞,粉飾太平,文過飾非;三是職工多次提的意見整改不到位,失信于民,職工對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不抱希望,不屑提意見;四是員工對企業缺乏認同感、歸屬感,對征求意見報以無所謂的態度。有基層反映說“沒意見就是最大的意見”,更有甚者,個別單位把征求意見列為“攤派式硬指標”,每個單位或個人必須提幾條以上意見,對此職工并不買賬。這些現象令各級管理者反省和警醒。
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渠道和形式多樣。各單位采取“背對背”“面對面”能夠充分發動各管理層次多提意見,并承諾對諫言者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辮子。盡管企業管理進一步規范,但要做到方方面面盡善盡美并非易事,尤其涉及秉公用權、廉潔從業和維護職工權益的問題常常成為關注熱點。出現職工“零意見”,各級領導干部就要從是否能正確認識職工建議而無截留;是否有些問題“年年查、年年改、年年在”,問題整改演變成形式整改;是否做到了真正深入到基層一線,躬身入局問計于民,維護職工正當權益,鼓勵全體員工為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尋找糾偏良策等方面來考量。
發現問題整改不到位比沒有發現問題更可怕。如果出現了“零意見”現象,各級領導干部就需要再次審視自己,是否深入到職工群眾中真聽意見,聽真意見,學習求真,落實認真,整改較真,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在群眾的意見中發現自己工作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把“問題清單”變“成效清單”,才能達到廣開言路找準問題、對癥下藥推動工作的目的。
【編輯:楊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