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鐵十七局承建的S35景(泰)禮(縣)高速公路全線地質最差、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香山2號隧道全線貫通,較計劃工期提前2個月,成為先行通車段內,首家隧道全部貫通的單位。
該隧道全長1749米,為左右分離式雙洞長隧道,最大埋深205米,V級圍巖為主,先后交替穿越全砂層、泥巖、疏松砂巖互層等多種地質,掘進過程就像參觀“地質博物館”。建設難度與胡麻嶺隧道、木寨嶺隧道不相上下,是甘肅省地質最復雜、風險最高、最難施工的隧道之一。
據中鐵十七局S35景(泰)禮(縣)高速公路7標項目負責人張庚武介紹,隧道含水豐富,圍巖遇水軟化后比“嫩豆腐”都軟,自穩性極差,極易出現坍塌、突泥涌水、冒頂、支護結構變形等風險。
施工中,建設團隊在國內首次創新采用富水泥巖隧道超前水平旋噴樁施工技術,在掌子面上方,每隔27厘米旋噴1根樁體,共打入37根樁體后,在每個樁體中心,插入1根直徑60毫米的注漿小導管,為掌子面上方植入“鋼筋鐵骨”,并注入“水泥漿+水玻璃”雙液漿,緊密粘連泥巖和厚砂層,為隧道穿上密不透水的“金鋼盔甲”,有效加強旋噴樁剛度,提高巖層加固效果,降低安全風險,消除安全隱患,保證施工安全平穩推進,工期壓縮40%以上。此工法被評為國內先進工法、山西省省級工法,不僅有效解決了隧道軟弱圍巖下,自穩能力差導致成孔難、支護效果差的難題,還具有顯著的技術經濟、社會效益,為同類型隧道施工提供經驗借鑒。
同時,為確保隧道質量,建設者運用智慧工地一體化系統、隧道3D掃描技術,建立“智管”體系,并極推廣應用“四新”技術,通過引進檢測機器人、研究使用新型裝配式波紋鋼支護結構、改進仰拱虛渣清理工具等系列舉措,施工效率提升60%,保證隧道外觀和實體質量。
此外,香山2號隧道毗鄰香山自然保護區,建設者高度重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他們通過建立“隔音罩”、為大型施工機械安裝消音降噪設備、在重點區域加裝檢測儀、采用弱爆破技術減少震動、配備一體化循環污水處理設備等措施,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和諧共生。
據悉,S35景(泰)禮(縣)高速公路全長495公里,是甘肅省重點交通建設項目,通車后,對全面加密甘肅省東南部區域高速路網體系,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交通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