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3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由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牽頭組織完成的“復雜環境條件下巖土結構體的災變機理及工程應用”榜上有名。同時,由該公司申報的“爆破振動災害多指標聯動防控與綠色高效施工關鍵技術應用與示范”被列為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中鐵貴州公司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科技“金鑰匙”打開了企業全面高質量發展的“智慧鎖”。
科技立企做優做強
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秉承價值創造,矢志科技報國,勇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他們打造科技品牌、弘揚創新文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集智賦能,積極投身建筑科技創新事業。
參建的廣西馱英灌區客蘭東干渠項目(徐楨 攝)
由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施工建設的廣西馱英灌區客蘭東干渠項目是該公司已完工的最大水利投資項目,為提高施工安全,確保隧洞施工節點目標如期完成,建設者們根據現場施工實際,采用動能有限元分析,提出了特小斷面改擴建隧洞分段爆破洞挖施工工法。通過工法的運用,有效解決了傳統爆破法因掌子面掉塊嚴重的難題,同時有效控制了水利特小斷面隧洞,在原有舊隧洞基礎上進行擴建時,設計開挖輪廓線與爆破后實際成型洞面輪廓線之間有較大空腔的問題,該工法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并獲貴州省省級工法1項、陜西省職工先進操作(工作)法1項,以及中施企微創新技術大賽三等成果,工程項目獲“2022年度廣西水利建設工程文明工地”。
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聚焦BIM應用,大數據平臺等專項課題,提升科技在企業發展中的貢獻值。在內蒙古包頭市方興·山嶼湖項目建設期間,他們通過運用BIM技術進行多專業可視化管線排布,對關鍵節點進行優化,把生成節點的三維視圖和剖面視圖對工人進行工作交底。在呼和浩特市澤信青城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們始終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突出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與應用,嚴把工程實體質量,突出過程創優,取得“實用新型專利”2項,一期一標段、二標段,分別榮獲呼和浩特建筑安裝工程優良工程、優質獎(青城杯)。
為了確保行車安全,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安紫高速公路養護項目部在中紅土大橋等5座橋梁安裝了橋面溫度預警系統,通過利用橋面溫度預警科技,隨時遠程監控橋面溫度,極大地減少了抗凝保通期間的人力和機械的投入。而移動監控系統的應用,則給養護工作安上了“千里眼”,不僅可以監控進入高速公路的人員并實時報警,還可以隨時通過手機對事故頻發地段進行監控,保證了高速公路運營安全。在楊武服務區水毀邊坡施工中,他們采用了混凝土菱形護面墻+矮路塹護腳墻、路塹擋土墻+錨桿框架梁和格賓石籠網等3種邊坡防護,為恢復道路暢通贏得了時間。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領導在調研時曾說:“安紫高速公路作為省廳‘養護示范路’,貴州省新時代‘多彩貴州·最美高速’,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運用新科技、新技術、新工藝,全力打造公路養護科技新引擎功不可沒。”
科創強企創譽創效
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堅定科技創新,強化戰略思維,深度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現有優勢,持續搶抓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戰略窗口期,結合施工生產實踐,以科創彰顯“國家隊”實力。
參建的貴安職業學院項目(陳娜 攝)
貴州省貴安新區的玉衡路車田河大橋是貴州省首座裝配式建筑大橋,大橋建設曾備受《科技日報》《經濟日報》和貴州衛視《貴州新聞聯播》節目等央地主流媒體聚焦關注報道。在主體結構拼裝作業中,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建設者將傳統大跨度橋梁現澆作業變為工廠鋼箱梁整體分解構件組裝,不僅便于運輸,安裝速度快,而且施工現場占地面積、安全隱患以及后續作業也大大減少。車田河大橋裝配式鋼結構實現工程項目建設的工業化和產業化,104片鋼箱梁的架設由設計60天到45天完成,縮短施工工期15天,而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比傳統現澆作業節能環保。
在貴陽城市軌道交通S1線一期工程首站的皂角壩車站基坑邊坡施工中,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創新性引入了“綠色裝配式邊坡支護技術”,即采用綠色環保標準構件取代現澆構件、使用裝配式施工工法取代傳統現澆施工工藝的創新性支護體系。經測算,每1000平米長基坑施工,綠色裝配式護坡僅需3名工人用1天的時間就能完成,相比傳統的混凝土噴錨式護坡可節約工期80%以上。同時,由于可回收、裝配式,重復性使用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該技術在貴州省建筑市場使用尚屬首次,而它具有的施工速度快、可周轉次數多、無建筑垃圾產生、節能環保等特點,以及安裝無需任何機械,施工過程零碳排放,避免了錨噴式護坡施工過程中的揚塵和土壤污染,對貴陽城市軌道交通S1線一期工程打造綠色、環保精品工程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貴安職業學院項目是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入駐貴安新區的首個工程項目。上場伊始,他們堅持科技精細化管理,以技術先行、工藝創新、微創微改為主導,達到了防治質量通病、排除施工難題、提高作業工效等多重最佳效果,項目實現創利400多萬元。在室外管網施工中,工程師們對原方案進行優化,在管網基溝底部澆注10厘米的砼墊層,并用砂子進行回填,對于路面通車部位的管道用混凝土包裹,有效防治管道破裂和漏水的質量通病,在貴陽市質檢站的質量驗收中一次性通過,工程項目獲評貴州省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科研興企共建共贏
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建設智慧工地,提升服務價值,保持創新動力,鞏固行業地位。圍繞平臺搭建、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積極開展產學研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以科創優勢鞏固發展優勢。
參建的烏長高速公路項目文昌宮特大橋精細化管理觀摩現場(祝嬌 攝)
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以智慧工地推廣建設為目標,完善各類科技創新支撐性平臺,深度激發公司科研活力。公司所屬工程項目均在施工現場入口處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實現了人員安全準入的智能化,緩解了施工場地安保工作壓力。引入的實名制勞務管理系統,通過手機APP認證終端,對勞務人員進行身份證、銀行卡及人像信息采集錄入,與安裝的智慧工地門禁系統物聯,實時統計現場在場人數。建立的安全體驗館,通過VR實景模擬體驗,感受高處墜落、邊坡坍塌等常見危險,以身臨其境之感提高現場作業人員自身安全防范意識。設置的揚塵噪聲監測器及有害氣體檢測儀,通過對露天場地風向、揚塵、噪聲等信息的實時監測,快速調整施工措施,做到綠色、環保、文明施工。
他們根據工程項目需要,將《復雜山區峽谷地區大跨度連續梁掛籃施工技術研究》等27個課題列為2024年科技研發計劃,其中新立項科研課題24個,延續科研課題3項。在貴州烏長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全長1600米的文昌宮特大橋作為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為了提高工效確保安全質量,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建設者們經過方案優化和科學比選,在大橋高墩施工中創新采用液壓爬模施工工藝,這也是貴州省唯一一座在高墩施工中全面采用該工藝施工的橋梁。與傳統工藝相比,液壓爬模施工工藝讓橋墩模板“自動升高”,省去了人工和吊車配合,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風險,還節約了施工成本。
同時,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與湘潭大學、長安大學、貴州大學、南昌工學院等高等院校積極開展《裝配式混凝土路面深化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極破碎巖質邊坡精準控制爆破節能增效關鍵技術及應用》《臨江富水區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成因與防治技術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產學研合作。目前,已有《極復雜巖溶區高速鐵路隧道安全建造關鍵技術》《大斷面隧道高能低損精準控制爆破關鍵技術及應用》2項成果申報貴州省科技進步獎,現進入評審階段。
近年來,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秉承打造高科技新型建筑企業目標,建立起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科學技術管理體系、研發項目組織管理機制、研發經費管理機制、人才激勵機制,成立了“青年科技創新工作室”“張俊生創新工作室”等7個科技創新工作室,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科技論文193篇,擁有省級以上工法20件、有效專利76件,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綜合年均增長率33%以上,得益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不斷加強的知識產權投入,公司主營業務快速發展,市場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編輯:劉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