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市政工程協會公布了2024年度通過市政工程最高質量水平評價工程名單,中鐵十四局參與施工的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榜上有名。
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通車(席樹財 攝)
市政工程最高質量水平評價由中國市政工程協會組織實施,每年進行一次,是市政工程行業在工程質量方面最高的質量水平評價,代表市政工程行業同時期國內先進水平。
中鐵十四局負責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的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轉體橋施工。該橋上跨膠濟客專、青榮城際等6條既有鐵路和1條城市主干道,設計結構形式為雙幅240米T構鋼箱梁,轉體總重量達19000噸,為世界最大跨度鋼箱梁轉體橋。2020年11月4日,該橋歷時90分鐘成功轉體。
主體完工后的轉體橋(方自安 攝)
與普通梁體吊裝相比,該轉體橋的鋼箱梁吊裝難度極大。轉體橋位于機場航空限高區內,航空限高40米,鄰近鐵路線施工,鋼箱梁底與既有鐵路接觸網最小距離為5.138米。同時,要把85塊形狀各異的鋼箱梁節段吊至20米高的支架上進行大塊拼裝,更是對全體施工人員的嚴峻考驗。對此,建設者反復論證施工方案,并成立創新工作室,利用BIM施工技術模擬施工,最終決定搭建4臺33米高的龍門吊,以“個體制作、整體拼接”的形式進行施工。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由于受場地限制以及鐵路部門的相關要求,不允許將龍門吊散拆,如何將33米高、120噸重的特大龍門吊整體安拆成為阻擋項目建設的“攔路虎”。對此,建設者結合工程特點,深挖行業資源,創新性設計了一種簡易式龍門吊臥拼拆除滑動裝置。“我們將廢棄的鋼箱梁吊耳、支架預埋鋼板、臨時索塔使用的銷軸和滑動小車進行利用組裝,通過焊接、鉸連接的形式將4部分焊拼成滑動裝置,該裝置可有效節約施工成本,降低安全風險,減少施工工序和環境污染,同時具有容易拆除等特點。”該成果參與者趙雪強介紹,“兩鐵路線間和航空限高區內的特大龍門吊安拆是國鐵集團首個工程案例,也是全國首個極其復雜環境下的起重吊裝案例。”
鋼箱梁吊裝施工(方自安 攝)
龍門吊安裝后,為確保營業線安全,高質量完成全線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復雜的控制性節點施工任務—鋼箱梁吊裝,建設團隊以運、吊、架“流水線”作業模式進行吊裝施工,期間他們還創新性地設計了線間運梁通道及采用千斤頂連續拖拉的吊運思路,不僅實現了場地的最大化利用,更有效減少鐵路“天窗點”施工帶來的影響。
鋼箱梁吊裝完成后,為讓鋼箱梁達到內實外美的技術要求,建設團隊成立了以6名橋梁專家教授為主的鋼箱梁轉體橋施工監控小組,通過安裝動態監測設備及實時數據分析,對箱梁進行線形監測、應力監測、溫度監測等動態監測,實時得到第一手資料,為施工技術做好了保障與服務。同時,他們還邀請第三方檢測單位,利用超聲波“探傷”技術對焊縫進行高精度、全方位“體檢”,然后再按照具體規范要求進行焊縫質量評估,最終形成“檢測結果通知單”,為鋼箱梁整體安全質量提供了技術支撐。
此外,由于該橋梁處于沿海地帶,受海風侵蝕嚴重,鋼結構耐久性問題尤其突出。對此,建設團隊選取特殊鋼材制作箱梁。“這種鋼材又稱耐大氣腐蝕鋼,耐候性為普碳鋼的2-8倍,涂裝性為普碳鋼的1.5-10倍,與外部環境發生化學反應后,可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如同給橋梁穿上了‘防護服’,可有效防止梁體腐蝕及安全隱患發生,既保護了環境又減少了資源浪費。”該項目負責人介紹。
建設中的轉體橋(林浩 攝)
建設過程中,建設團隊積極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活動,通過創建“復雜環境下雙幅(120+120)米鋼箱梁轉體橋施工”技術攻關小組、BIM創新工作室等舉措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截至目前,該工程已獲評2023年山東省工程建設泰山杯、山東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2020年山東省建筑工程優質結構工程,通過了山東土木建筑協會綠色施工評價,等級為“優秀”,獲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明專利2項,省部級工法4項、QC成果3項、BIM優秀獎1項,已發表期刊論文8篇,取得了良好的科技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悉,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是青島市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沿線條件最復雜、實施難度最大、工藝和技術要求最高的市政道路項目。該工程于2021年8月12日通車,實現了市區與新機場的高速連接,加快了青島中心城區“六橫九縱”高快速路網的形成,進一步強化了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樞紐門戶功能,為服務“上合示范區”和“膠東五市”一體化戰略提供了重要支撐。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