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同事問起對李濤的印象,會得到很多答案。有人說他是技術崗位上的專家,從事技術崗位數十年,參與了中鐵十四局四公司大多數項目的方案編制,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有人說他是公司大部門技術人員的老師,他奔波在出差旅途中,公司項目上的技術人員,有絕大多數人得到過他的指點。也有人說,他是一名詩人,有著山東人特有的淳樸、厚重,身上閃爍著工程人務實、勤勉的光芒,也有著工程師獨具一格的“詩人”情懷——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混凝土書寫華章。
李濤在講解技術要點(李禎林 攝)
28年前,李濤走出校門,踏入社會,成為鐵十四局四處的一名技術員。時光輪轉,隨著企業改制成為中鐵十四局四公司,他如今也成長為公司的副總工程師。
時針撥轉到2010年,李濤擔任中鐵十四局京滬高速鐵路現場副經理,負責宿州東站高速道岔施工。京滬高鐵是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在此之前沒有任何標準,更談不上建設經驗,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中鐵十四局承建的京滬高鐵宿州東站正線設計了8組18號單開高速道岔,李濤當時全權負責高速道岔的施工。為解決高速道岔施工技術難題,李濤帶領一名技術人員北上天津、山海關,南下蚌埠、滁州,通過培訓、學習和不斷的摸索,終于掌握了自流平混凝土施工技術、道岔板安裝與精調技術,積累了寶貴經驗,為類似工程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京滬高鐵在中鐵十四局管區處——棗莊至蚌埠的先導段上,工期要求緊,高速道岔施工更是緊上加緊,為更好地指導現場施工,按時完成道岔施工任務,李濤和技術人員吃住在現場,不分白晝地調度、協調著現場的施工。經過四個月的不懈努力,終于在2010年7月26日完成了8組高速道岔的鋪設任務,為8月6日鋪軌列車順利通過中鐵十四局管區創造了條件。
翻開李濤的朋友圈,一首詩歌定格在2010年12月3日。“京滬高鐵貫長虹,千里奔馳一線通。風馳電掣穿云過,日行千里不留蹤。最高時速創奇跡,雷霆萬鈞豪氣雄。高鐵飛馳向未來,創造輝煌耀蒼穹。”
這是京滬高鐵通過宿州東站的那一天——2010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鐵先導段聯調聯試中,和諧號高速動車組以486.1公里的時速通過宿州東站,再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作為一名工程師,李濤用實干書寫著中國基建的新篇章。
李濤在研究圖紙(李禎林 攝)
時間的指針流轉到2024年,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成渝中線鐵路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成渝中線是我國首條預留提速400公里/時條件的高速鐵路,也是高速鐵路智能建造2.0的示范線,質量要求更嚴,標準要求更高。作為公司技術專家,李濤再次踏上了“更高、更快”的建設平臺。
在李濤的指導下,建設者們確定了艱險山區時速400公里時速高鐵橋梁建造關鍵技術研究、泥巖夾砂巖地層高鐵隧道快速掘進關鍵技術研究、重慶山嶺重丘區高鐵邊坡危巖處置與防護工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等課題。
“我從一上班就跟著李總,當年他要求我們每天都寫日記,記錄自己成長的過程。發現問題時,李總會刨根問底,深究原因,跟蹤問題解決情況,直到問題順利解決。”成渝中線工程部負責人姚研究介紹,“如今,我來到成渝中線項目,年輕技術人員較多,施工經驗不足,李總每周參加項目技術質量例會,解答技術問題,開展了多次技術培訓。”看到師傅到來,姚研究對自己參與施工的成渝中線項目,心中多了幾分底氣,他知道,師傅在,就沒有問題。像姚研究這樣的“徒弟”,遍布在公司的每一個項目。
“我們公司于2011年就組建了技術中心,先后通過了濟南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山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從事基建行業這么多年,無數的技術專家和專業人長從技術中心走向各大‘超級工程’,這是我工作以來最大的欣慰。”提起自己的徒弟,李濤是這么說的,中鐵十四局四公司以技術中心為創新平臺和依托,近年來公司申報科技研發課題不斷增多,質量不斷提高,創新水平不斷攀升。
從跑出486.1公里時速的京滬高鐵,到預留提速400公里/小時條件的成渝中線,李濤和他的徒弟們不斷接棒中國高鐵建設,用一次次技術突破,書寫中國高鐵的高質量詩篇。
如今,李濤仍是那個樸素勤懇低調的“老黃牛”,奔波在旅程上,與大國工程結緣,同基建事業前行。與28年前不同的是,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橫跨亞歐大陸。他用圖紙作詩,繪起工程師的藍圖。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