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到頭顧不了家,現在既能看顧家里,還能在自己家門口務工賺錢,這個項目給我家帶來了很大的實惠。”在中鐵二十三局黃百鐵路(貴州段)羊架河特大橋施工現場,當地工人馬詳華正在與工友們下鋼筋籠,同一個工區里,妻子藍士英正在食堂為大家準備晚飯。
“以工代賑”是促進群眾就近就業增收、提高勞動技能的一項重要政策。由中鐵二十三局承建的黃百鐵路(貴州段)站前三標段位于苗嶺山地安順市紫云縣、望謨縣境內,投資規模大、受益面廣、帶動效應強,吸納當地群眾就業潛力巨大,是實施“以工代賑”的重要載體。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本著“工程項目是載體、群眾務工是目的”的原則,多舉措助推當地鄉村振興。
馬詳華家所在的紫云縣主要以農業經濟為主,全縣經濟發展在貴州省排名靠后,大部分村民靠外出務工提高家庭收入。除鋼筋普工、廚師以外,項目部還在當地招了不少農民工,經項目部、工區職工夜校培訓后成為模板工、砼工、架子工、雜工等。隨著工程的進展,項目部已對農民工進行了1500人次安全教育培訓、3200人次崗位技能培訓,共有兩三百名當地老百姓通過產業培訓后在該項目部工地務工,到年底高峰作業期,這個數量將達到上千人,加快了當地老百姓由農民工向建筑產業工人身份的逐步轉變。
正在修建的助民便道(陳帥 攝)
此外,項目還在當地修建了永臨結合的施工便道,用“小工程”解決了老百姓交通出行和生產生活的“大問題”。“以前全靠肩挑背磨搬運玉米棒子,要忙八九天左右,一場秋收下來,肩膀能褪幾層皮。現在路通了,兩天時間就能全運完,希望這條施工便道能一直保留。”正在7號便道上開著農用車運送玉米的村民羅小告說道。開工以來,項目部已在當地修建施工便道115公里,其中有80公里左右便道是永臨結合。
據悉,該項目還通過在當地直接采購農產品和施工生產所需地材、聯合舉辦文化活動等,促進消費幫扶,密切企地關系,助推鄉村振興。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