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峰(左)查看現場施工記錄
個頭不高,一幅眼鏡點綴鼻梁,儼然一幅書生模樣。嬌小的身軀看似羸弱,卻可以迸發出強大的能量。他,就是十一局一公司福廈高鐵五工區項目部現場副經理李校峰。
初識李校峰,還是在修敦格鐵路那會兒,那時,他是工區總工程師,負責全長10.4公里的沙山溝特大橋的技術管理工作。后來,他從大西北轉戰武漢和廣州,投身于光谷綜合體和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的建設。如今,他又馬不停蹄奔赴福建,加入到國內首條跨海高鐵的施工當中。可以說,一路走來,李校峰都和重難點工程有著不可分割的緣分。而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則是勇于挑戰自我,甘當一線先鋒。
與海斗,其樂無窮
擺在李校峰面前的,是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南岸1.4公里長線路及海中部作業平臺搭設的施工任務。雖然管段線路不算長,但卻包括了整條線路絕大部分的重難點工程,由于大部分橋墩在海上,如何組織好海上施工是一種挑戰。
為了保證總工期計劃的完成,湄洲灣跨海大橋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兩個工作面。由于受到當地潮汐及養殖區的影響,只能選用在線路中部256#墩位置(海灣中間位置)建造一座“孤島”,從孤島向兩岸施工。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有一定水上施工經驗的李校峰身上。
經過實地勘測,李校峰了解到,該施工地點位于海灣中部,所有施工物資、設備和生活用品全部要用船來運輸。同時受到當地半日潮和養殖區影響,每天運送物資的船通航時間只有4.5小時,如果碰到大風天氣,還不能出海,施工期間就曾出現過4天不通航的情況。
雖然環境惡劣,條件受限,但李校峰沒有退縮,身為共產黨員的他,第一時間租用小漁船帶著測量人員,連續7天出海調查航道,商討每個工序設備選型和具體施工方案,細化施工組織,把每一步工序時間節點細化到每分鐘。最終,在他的帶領組織下,項目克服了大型設備進出場、海中材料運輸、海上作業人員生活補給和海上大風大雨等惡略天氣影響,提前5天完成海中平臺的施工任務。
在接下來的樁基施工過程中,由于海巖覆蓋層較薄且天然的溝壑較多,造成樁基鋼護筒漏漿,這個問題一度成為滯約樁基施工進度的主要原因。面對這只“攔路虎”,李校峰不等不靠,帶領現場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一起,不斷的分析和嘗試各種堵漏方法。通過1個月、8根樁的總結,他們最終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堵漏工藝。同時在過程中加強控制,要求施工班組嚴格按照要求執行。目前漏漿處理工作已基本得到解決,工期也由以前的8天壓縮到現在的2天。
學習,一直在路上
在李校峰眼里,學習和工作密不可分,尤其是高標準建設的福廈高鐵,各種施工規范,必須熟讀于心。
為了加強學習,李校峰一方面熟讀業主下發的管理學文件和施工規范,如《標準文明工地建設管理辦法》等;另一方面,買來專業的書籍研讀,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同時,他對所管轄的管理組員工提出了“主動學習,提高技能”的要求,形成了集體學習的良好氛圍。
除了海上施工,擺在李校峰面前的又一大挑戰,則是40米移動模架現澆梁施工。移動模架施工很普通,但這么大跨度運用在高鐵上施工的還是首次,再加上這是自行研制的上行式移動模架,與傳統的下行式相比,機械化程度更高,工藝更先進。需要不斷的進行方案細化、研討,這個過程是艱辛而又漫長的。
為此,李校峰加強學習,主動鉆研,不懂的地方虛心向專家能手請教。李校峰說,40米跨移動模架施工,較32米移動模架施工,最大的區別就是跨度增加、鋼筋數量密度增加、體量荷載增加,因此梁體線性控制、混凝土澆筑質量難度增加,這些都將會是后期施工主要的控制性工作。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李校峰參加了由項目部組織了多次現場會認真推演,通過各種方法總結出各種可能情況,并通過BIM技術進行分析,力爭讓數據更科學,更準確,做好各種情況的檢查方法和預控措施。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6月13日,湄洲灣跨海大橋首孔移動模架現澆梁施工順利完成,標志著國內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首片40米大跨度移動模架現澆梁施工取得關鍵性突破,這項成套技術在世界上也尚屬首例。
辛勤的灌溉,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果實,那一刻,李校峰幸福得像一個孩子。
家,是最美的港灣
工作中的李校峰就像一名“鐵血戰士”,斗志滿滿,似乎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生活中的他,如果說有什么遺憾的話,就是陪伴家人時間太少。
福廈高鐵項目工期緊,任務重,李校峰每天忙里忙外。小女兒已經一歲了,從她出生到現在,李校峰僅見過2次,最近的一次,還是前不久小女兒過1周歲生日的時候,他當時輪休回家,當了幾天全職奶爸,又匆匆忙忙趕回了工地。離開的時候,女兒咿咿呀呀學語的樣子,讓他難以釋懷。
父親節當天,李校峰收到了大女兒給他捎去的一份特別的禮物—— 一封充滿童真的信,信中表達了女兒對爸爸的想念和關愛之情,希望爸爸在外面保重身體,她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照顧妹妹了,請爸爸放心......款款真情讓人淚目。
工作閑暇之余,李校峰會翻出手機里妻子和兩個女兒開心玩耍的照片看看。李校峰坦言,雖然目前因為事業而疏于對家庭的照顧,但家人給了他最大的支持和包容,這是他最大的欣慰。
李校峰(中)與技術人員交流
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