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中鐵二十局引江濟巢項目施工現場,伴隨著一聲“開閘”,數十萬立方米江水瞬間涌入河道,實現了長江與淮河跨越千載的“牽手”夢想,也標志著由中鐵二十局參建的引江濟巢項目順利進入試通水環節,預計年底引江濟淮工程將正式實現試通航。
作為我國在建最大水利工程,引江濟淮項目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標志性工程之一,也是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的“一號工程”,共分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3段工程。其中引江濟巢線作為引江濟淮工程的源頭工程,采用雙線引江方案,由西兆河輸水線路、菜子湖輸水線路和過巢湖小合分線組成,線路全長208.43公里。
作為江淮人民溝江通淮的“千載圓夢”工程,引江濟淮項目建設初期便困難重重。2015年12月26日,位于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的引江濟淮“試驗段”率先開工,中鐵二十局作為全線最早參與建設的施工單位,一進場便遭遇了膨脹土的施工難題。“河道晝挖一丈,夜長八尺”是附近村民對于膨脹土流傳千年的歷史描述,雖然夸張,但也道出了膨脹土的特性。據中鐵二十局引江濟巢項目負責人趙永永介紹,膨脹土是一種富含親水黏性礦物質的土質,遇到空氣和水后會產生增減膨脹變化,土壤發生不均勻的橫豎向脹縮變形,導致大壩崩塌、河道堵塞。
作為引江濟淮工程的建設先鋒,為了啃下“硬骨頭”,破解“千年地質難題”,中鐵二十局建設者和河海大學聯合組建了40人的技術攻關小組,展開重點科研項目研究。經過大量論證,在考慮工期和成本的基礎上,工程最終選擇水泥改性土換填方式來實現“破局”。據項目總工程師熊晨飛介紹,水泥改性土換填就是用水泥和膨脹土中的蒙脫石、伊利石等成分進行化學反應,徹底改掉土壤吸水膨脹的特性,隨后將完成混合的水泥改性土均勻攤鋪到壩體表層,阻斷下層膨脹土與水和大氣的接觸,形成結構穩固的壩體。
從2016年3月至4月中旬,中鐵二十局建設者和科研人員每天開展兩組試驗,經過一個半月的連續反復試驗,技術攻關小組最終確定小廟試驗段水泥改性土的水泥摻入量為5%。兩年時間,建設者在小廟試驗段克服了一個個地質難題,展開了一系列技術創新,先后有9項重點試驗成果申請國家專利,并為后續工程建設摸清了地質、積累了經驗。憑借著在“試驗段”中的優異表現,中鐵二十局建設者在后續施工中再次承擔了引江濟巢廬江段C006-2標建設任務,并如期完成了項目建設。
歷經半個多世紀規劃論證、反復比選后立項實施的引江濟淮工程,經過數萬名建設者近7年的辛勤奉獻,主體工程各項建設任務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主體工程試通航,2023年全面開展供水、航運等工程聯調聯試。
引江濟淮工程全線建成后,將大幅度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環境,同時打造通江達海的“水上公路”,與沙潁河、合裕線、蕪申運河航道聯通,共同形成一條平行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國第二條長度超過千公里的南北水運優質航道,極大促進沿線省市經濟發展。
試通水后的河道(崔天 攝)
航道錨地航拍(崔天 攝)
【責任編輯:張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