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桑珠孜區陪熱村旁,有一座波拉蓋切山高聳入云,山下的乃嘎圣水清澄明澈,這是當地人口中的“希望之地”。
2021年5月,這片亙古不變土地上有了新的變化,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開始在雪山蔓延開,一座幼兒園拔地而起,這是中鐵十四局捐建的日喀則桑珠孜區28所鄉村幼兒園之一。
學前教育難下村、學齡前兒童難覆蓋,這是曾經困擾當地居民的兩大難題。中央關心西藏、全國支援西藏,中鐵十四局一公司作為駐魯央企,自進入日喀則以來,積極踐行山東省“教育援藏”宗旨,在當地先后捐建了28所幼兒園,將愛與汗水播撒在雪域高原。
日喀則地廣人稀,幼兒園分布在8個鄉鎮28個村中,海拔最高在4300米,光是前期踏勘,就難壞了建設者。進場之前,援藏干部和當地工作人員帶著他們走了一遍,算是交底。“28個村莊從頭到尾全部走一遍,足足用了兩天。由于沒有精準的地圖,我們只能邊走邊記,將很多村莊名稱音譯成漢語,還鬧出了不少笑話。”該項目負責人馮亮介紹說。
此外,由于語言溝通不暢,很多藏民并沒有完全理解,多次被誤認為是騙子,進村子里選址,老鄉們也多是防備……前期工作的困難,并沒有嚇退這群建設者,他們通過工余時間自學日常藏語、借著藏歷新年的契機下鄉聯誼、下鄉溝通時主動亮黨徽等方式,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腳下有多少泥土,胸中就有多少真情。接觸得多了,他們認真的態度也得到村民的認同。“剛開始很多村民對我們到處轉悠不理解,我們都耐心地解釋。”馮亮說,“教育是百年大計,幼兒園選址的采光情況、交通情況、地質條件等,都要全盤考慮。”而漸漸地,“中鐵十四局免費修建幼兒園”的消息也被廣泛傳播開,下鄉時,不少村民主動上前,為幼兒園建設提供建議,幫助選址,還熱情地邀請建設者去家里做客。“以前我們去踏勘,小孩子都繞著走,現在都是圍著我們轉。一不小心從‘萬人嫌’變成了‘萬人迷’。”馮亮打趣道。
馮亮同孩子們歡度六一
隨著勘察的進展,建設者也愈發的認識到建設的緊迫性。經過實地考察發現,即便是正在使用的幼兒園,很多也已經成了“危房”。“有的利用倉庫,有的借用廢置的村委會舊所,無論是從環境還是教學配置來講,都不適合孩子們上學。”該項目書記丁文輝介紹說。孩子們的難事,就是中鐵十四局建設者的急事。為此,該公司緊急從拉薩、昌都等高海拔項目抽調一批員工,保證“來之能戰”。“為了抓緊時間、提高效率,我們根據地區遠近,將人員分4隊分別施工,最多時候有19所幼兒園同時進行建設。”丁文輝說。
“不談辛苦、不講條件”……動員大會上,建設者的宣誓言猶在耳,而轉眼間,一座座漂亮的幼兒園已映入眼簾。開工兩個月,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開工八個月后,全部工程竣工交付,在海拔4000米之上,建設者們用“鐵建速度”溫暖了當地的藏民同胞。在雷貴村幼兒園完工當天,村支書巴瓊帶領村民按照藏族傳統舉辦了熱烈的儀式,村民們為建設者獻上哈達,倒滿了酥油茶,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感激,“以前孩子們只能擠在村委會的辦公室上學,終于擁有現代化的幼兒園了,感謝你們!”聽說幼兒園建成,該村4歲的卓瑪央宗和哥哥一起被家人送來上學,據幼兒園教師賽珍介紹,雷貴村有69戶400多人,其中上過大學的只有11人,全村有相當多的人不識字。“上小學需要去鄉里,沒有幼兒園打基礎,孩子們一直慢人一步,求學的積極性也減弱,現在村里有了幼兒園,大家都把孩子送了過來,我相信情況會變好的。”
雷貴村村支書和建設者慶祝幼兒園竣工
走進嶄新的教室,看到的是干凈的書桌、漂亮的教學用具,很多兒童書籍有序擺放在圖書角,再往后,是孩子們的午休室。“新建幼兒園采用框架結構,可以抵抗8級地震,還配備有活動室、寢室、廚房、衛生間等,每個幼兒園的建筑面積不少于183平,結合綠色環保健康的建設理念,能為孩子們提供優質舒適的學習成長環境。我們還通過租賃當地機械設備、使用地方勞務工人等為地方農牧民增收200余萬元。”馮亮介紹說。
目前,幼兒園已投入使用近一年,有400多名孩子在這里學習、成長,而這群建設者,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他們先后獲當地“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突出貢獻獎”等榮譽。如今,正在負責日喀則齊魯高級中學項目建設的丁文輝等人還會時不時去幼兒園看看,用他的話說:“看到孩子們能夠在幼兒園快樂成長,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