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大廣高速公路南康至龍南段擴容工程全線最長隧道岐嶺隧道雙向順利貫通,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9月底順利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貫通后的岐嶺隧道口
岐嶺隧道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龍回鎮,處于國家高速公路網“7918”中的“縱5線”上,同時是江西省高速公路規劃網“4縱6橫8射”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第三縱”的重難點隧道工程。該隧道左線全長2198米,右線全長2152米,地處構造剝蝕低山地貌區,進出洞口山體坡度較陡,途經地段地層結構較復雜,隧道穿越地質斷裂帶,素有“江西地質博物館”之稱,面臨施工難度大、風險源多、地質條件復雜等難題,是全線“卡脖子”工程。
“打隧道不怕堅硬的整體巖石,就怕泥盆系砂巖等‘軟’弱地質結構,岐嶺隧道施工就像在泥沙中打隧道。”隧道區域內裂隙水活動頻繁、范圍較大,并接受泥盆系地層基巖裂隙水的補給,在雨季常出現徑流水,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加之隧道富水軟弱圍巖段地質條件差,左右洞施工過程中數次出現初支完工后沉降侵限、掌子面開挖掉塊坍塌等情況。特別是隧道穿過圍巖變化界點時,拱部就會出現流砂傾斜,一度造成隧道掘進十分困難。
貫通后的隧道內部
面對施工難題,該項目始終遵循“先預報、管超前、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測量”原則,在明洞采取明挖法施工,暗洞采取復合式襯砌法施工,襯砌按新奧法原理進行施工,初期支護結構采用柔性支護體系,充分發揮圍巖自身承載能力。同時,他們采用“微臺階法”進行逐步掘進,二次襯砌施工則根據施工監測數據進行確定,充分發揮初期支護的承載能力,保證了隧道施工安全和順利掘進。
施工人員在隧道內進行焊接作業
此外,項目部還多次邀請專家進行現場踏勘,不斷革新施工組織和科技攻關,實施掘進、噴錨、襯砌等3條機械化作業線,運用開挖掌子面地質素描、TSP地震波反射法、地質雷達和超前探孔等技術手段,對洞身、斷層、巖溶、巖體破碎帶等進行綜合超前地質探測和預報,提前預測地層及地下水情況,減少了隧道施工過程中的盲目性,保障了隧道雙線全部順利貫通。
大廣高速公路南康至龍南段擴容工程全長約132.68公里,途經贛州市南康區、信豐縣、全南縣、龍南縣。項目建成后,該路段將由現在的雙向4車道變為雙向10車道,將有效緩解大廣高速贛定段三益樞紐、南康南樞紐等易堵路段擁堵狀況,為江西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縱深推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提供交通保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