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儀式現場
5月18日,鐵四院聯合體勘察設計的海太過江通道地方配套工程建設動員會在南通海門舉行,標志著國內最長水下高速公路盾構法隧道——海太通道工程建設進入實質性施工籌備階段。海太過江通道全長約39.2公里,其中過江隧道長約11.2公里,一舉將我國水下公路隧道推上10公里級臺階。
鐵四院隧道院副總工、海太過江通道工程項目設計負責人張迪表示,海太過江通道之所以選擇采用隧道方案,是因為可以較好地避免對航道以及水產種質資源的影響,實現對長江最大可能的保護。
經過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領銜的專家組評估,一致認為在海太通道位置采用隧道方案是最合理的。海太隧道也將以隧道外徑16米、全長11.2公里成為國內盾構直徑最大、斷面最大、長度最長的水下盾構法高速公路隧道。
設計過程中共開展了60余項專題研究,對隧道結構及防水與防火一體化、防災減災、綠色低碳、施工與裝備和智能建管養等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打造交通強囯江蘇樣板標志性工程、中國盾構隧道裝配式建造示范工程、中國水下盾構隧道建設技術里程碑工程、國際領先智慧綠色零碳隧道經典工程。
在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鐵建首席專家肖明清的技術領銜下,鐵四院繼2008年設計通車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公路隧道后,近年來不斷在長江天險刷新多項“第一”;“萬里長江第一難隧”——南京長江隧道;“萬里長江第一地鐵隧道”——武漢地鐵2號線長江隧道;“萬里長江第一廊”——蘇通GIL綜合管廊;“萬里長江第一公鐵合建隧道”——武漢三陽路長江公鐵隧道。多年積累的設計經驗與技術儲備,為海太過江隧道這座世界級水下盾構法隧道施工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此次實施的地方配套工程為盾構機掘進施工等提供保障,也為后期項目主體施工創造條件。
海太過江通道的建設對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優化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絡,推進揚子江城市群建設和跨江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將承擔當前蘇通大橋復線功能,發揮重要的分流作用,提高過江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