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鐵地產貴陽國際城水岸天街頂樓的“光和鄰里活動”中心,占地約1400平方米,設有多功能教室、聲樂室、舞蹈室、書畫室、棋牌室等專業空間。以歌會友、以舞交心,在棋盤上廝殺,在水墨中怡情,成立至今,約900名業主成了這里的常客。這個被業主稱為“老人幸福中心”的社區綜合娛樂室,由中鐵地產貴州公司積極踐行當地政府提出的“15分鐘生活圈”城市更新的號召,于2021年投資打造并投入運營。
貴陽國際城社區一景(徐子敬 攝)
“秀水民樂團”老有所樂
白襯衫、紅領帶、黑西裝、黑皮鞋……當朱新民站在舞臺最前方揮舞著指揮棒時,沒有人看得出來,他已有72歲高齡。
在國際城光和鄰里活動中心登記備案的社團中,秀水民樂團是人數較多的,共有70名團員,平均年齡60多歲。樂團演出項目包括器樂合奏、獨唱、合唱、舞蹈等等。作為樂團的團長,朱新民既是總指揮,也是一名二胡和鍵盤樂演奏者。10年前,從外貿行業剛退休的朱新民搬進了國際城社區,遇到了很多喜歡玩二胡、笛子、琵琶等民族樂器的鄰居。隨著交流的深入,大伙兒一合計,成立了秀水民樂團。樂團排練,需要合適的場地,作為團長,朱新民常常為此事發愁。
“有一陣子,我們每周都會坐公交車到位于青云路的一家公益性場館排練。不堵車的話,單程大概40分鐘吧。”朱新民回憶。但好景不長,由于場館內部改造,不得不另選更遠的場地,團員們經常為排練跨區奔波。
2021年9月,朱新民在小區院子里看到一張公告,即將建立“光和鄰里活動中心”。“如果在小區里就有固定的排練場所,那后半輩子就有玩兒的地方了!”朱新民立即撥通了公告中的電話,登記了秀水民樂團的信息。
如今,光和鄰里活動中心已經開放半年多時間,秀水民樂團每周四、周日在此排練。排練和演出,成了朱新民晚年生活最大的樂趣。
72歲的朱新民正在指揮樂團演奏(徐子敬 攝)
比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候還多
54歲的楊銀芝,最大的愛好是唱歌跳舞。去年10月,楊銀芝招募志同道合的業主,成立了有30余人的“曼妙歌舞團”。歌舞團有唱歌、跳舞、走秀等表演項目,平時就在光和鄰里活動中心排練。隨著團隊成員不斷增多,大伙兒還請了專業老師來指導培訓。
“歌舞團成員的平均年齡是60歲,我的年齡算是比較小的。”楊銀芝說,大家都希望她當團長,她自己也樂意承擔這份工作。“我很愿意為大家做好后勤服務,讓大家盡情唱、盡情跳。”曼妙歌舞團的成員心態都很年輕。他們排練的合唱曲目,大多是網絡上比較熱門的新歌,如《橋邊姑娘》《來生愿做一朵蓮》《隱形的翅膀》等等,“反正就是什么流行我們就學什么”。分多個聲部練熟后,一些歌曲還會編排成舞蹈。
“年輕的時候忙工作,還挺辛苦的。現在好了,有了大把屬于自己的時間,一定要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早年離異的楊銀芝,女兒已經工作。獨自居住在國際城的她,從未感覺過孤獨。“和歌舞團的姐妹們排練節目、參加演出,閑暇時,學學肚皮舞,挺充實的。” 因為有了固定的排練場所,楊銀芝覺得幸福指數一下子上漲了不少。如今,她與團員們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和親人在一起的時間還多。“排練累了,和大家聊聊家常,很滿足。”楊銀芝說。
每天都有很多業主光顧的光和鄰里活動中心(徐子敬 攝)
國際城里的“婦唱夫隨”
今年60歲的李華,原本以為,退休后會有很長一段“不適應”期。“我以前在一家國營汽配單位做銷售,特別忙。”李華了解到,很多同事退休后,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大把的空閑時間。幸運的是,李華居住在國際城。每周兩次到光和鄰里活動中心排練,成了李華退休后最重要的“工作”。
國際城管樂隊目前有25人,樂器有薩克斯、小號、中號、長號、電子琴、黑管、電貝斯、架子鼓等等。作為管樂隊的隊長,李華經常在活動中心教隊員們唱譜,給大家上“樂理課”。遇到大伙兒都喜歡的曲子,他還會親自操刀,按照隊員們的實際情況改編曲子。
“我專門購買了打印機,下載了打譜軟件。”李華說,他很喜歡吹小號,但從來沒有拜過專業老師,“很多樂理知識,都是在書上自己琢磨。CCTV15每天都會播放名曲介紹、樂隊演出,我也愛看。”
遇到合適的機會,國際城管樂隊還會走出社區,參加一些公益性演出或比賽。“下個月,我們要去貴定參加一個比賽。”
李華的老伴兒也是光和鄰里活動中心的常客。“她加入的是國際城山水情合唱團,表演以合唱和獨唱為主。”李華說,每周二、四上午,是國際城山水情的排練時間,每周二、四下午,是國際城管樂隊的排練時間,“偶爾去‘探班’,還能見著對方。”
有一次,國際城山水情在排練一首歌曲時,希望李華他們能幫忙伴奏。“這是好事兒啊,強強聯合嘛!”李華說。
于是,無論在家里,還是在活動中心,時常出現“婦唱夫隨”的場景。遇到復雜段落,李華老兩口還會互相糾錯、互相指點,“活到老學到老,和老伴兒共同進步,挺好!”
國際城管樂隊成員正在排練新曲子(徐子敬 攝)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