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由中鐵十八局承建的甘肅省第一批“十四五”光伏發電項目——紅沙崗2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收到可再生能源發電工程質量監督站發來的《電力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并網通知書》,標志著該工程具備并網試運條件。
紅沙崗2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航拍(黃園 攝)
紅沙崗2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由國家能源集團甘肅電力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工程位于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紅沙崗鎮,場址范圍總面積5574畝,項目額定裝機容量200兆瓦。
光伏場區組件安裝容量240.8兆瓦,由64個3125千瓦電池子方陣組成。項目采用單晶雙面雙玻540Wp型(2274×1134×30)毫米光伏組件445952塊,組件支架7450噸,單串支架采用2×13塊布置形式,設計傾角39度。
針對光伏場區占地面積大、戈壁風沙環境惡劣、氣候多變復雜等實際問題,項目建設團隊同建設、設計、監理單位聯合展開方案攻關,通過遴選、論證,選取了新型優質“鋅鋁鎂+熱鍍鋅鋼”為支架材料,兼具實用性與經濟性。同時,按照立柱與樁基預埋件、上立柱與下立柱、斜梁、斜支撐與立柱的安裝順序以及斜撐與后立柱、斜撐與斜梁、檁條、檁托與斜梁、檁條與檁條、柱間拉桿的連接步驟,嚴格組件布置、陣列間距、發電量傾角,確保光伏支架的安裝安全高效。
“在支架安裝過程中,為保證前后樁距、立柱柱間距符合規范要求以及后期組件的安裝傾角在39度范圍之內,我們在施工時采用角度尺測量并掛線的方式,確保支架在同一平面。同時,柱槽口統一朝向,螺母螺栓提前分類裝袋,并采用電工扳手緊固,確保安裝孔距。”該項目負責人潘毅介紹。
此外,由于光伏電站的太陽能面板為露天裝置,不可避免地會落上灰塵、落葉等,嚴重影響發電效率。該項目通過將光伏智能運維機器人安裝于組串支架上,安裝完成后無需人工介入,可通過定時清掃,并自動歸位和充電,實現光伏電站自動化清洗、智能運維,高頻次的自動化清掃使組件基本保持無塵狀態。
據悉,該項目運行發電后,全生命周期可實現發電量887212萬千瓦時,年均上網電量約為35488.49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1.41萬噸,充分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同時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支撐、積蓄新動能。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