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銅川鐵路仁和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銅川鐵路取得階段性勝利,同時也為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隧道出口(劉鵬 攝)
銅川鐵路專用線正線全長14.67公里,自咸(陽)銅(川)線梅家坪車站接軌,經渭南市富平縣、咸陽市三原縣、銅川市耀州區,終點至華能電廠卸煤站。包含隧道、路基、橋梁、預制、房建、鋪架等工程,其中路基全長5.95公里,鐵路預應力混凝土梁特大橋2座,總長4.22公里,小結構物66處,下穿框架橋2座,車站2處,工程正線新鋪鋼軌總長18.23公里。
仁和隧道是全線唯一一座隧道,也是全線重難點工程。該隧道跨越渭南和銅川兩市交界,隧道全長2873米,為單線60平方米小斷面黃土隧道。隧道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土體疏松,含水量大,且全部為5級圍巖,埋深最淺處僅20米,隧道前后下穿西延高速、G210國道等既有線路,極易出現坍塌、掉塊、涌砂、基地下沉等風險,施工組織干擾大,安全風險極高。
仁和隧道是全線貫通架梁的關鍵節點之一,為全面保障隧道安全、質量與進度,項目部通過強化安全管控、狠抓工程質量、嚴格施工組織等多種方式,有效克服了施工中出現的各種難題。
為確保隧道正常推進,項目部同時開設兩個作業面開挖施工,嚴格施工管理,并積極開展科技攻關,邀請專家組織召開專項研究會,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隧道施工進度由每月65米突破至每月90米。
“施工過程中,項目嚴格執行“管超前、短進尺、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通過減短開挖進尺、超前預支護、強支護等措施應對復雜地質情況。”項目總工武海波說道。
面對洞內較窄,難以會車及調頭的問題,項目部采取二襯跳板作為會車及調頭點。同時項目部根據仁和隧道圍巖情況、超前地質預報結果,科學調整工法及每循環開挖進尺,確保隧道施工安全。當進出口掌子面距離達到15米時,項目部將兩頭掘進改為單頭掘進施工,并加快仰拱、二襯施工進度,確保仰拱、二襯步距滿足相關要求。當隧道進行單頭掘進施工時,項目部則在開挖工法上采用上下臺階法進行施工。
據悉,銅川鐵路建設完成后,可實現既有電廠用煤“公轉鐵”運輸,年均運輸量可達320萬噸,將有效保障電廠燃煤供應,緩解區域煤電矛盾,對促進汾渭平原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編輯:佳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