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東站施工現場,一輛滿載鋼材的貨車緩緩駛進稱重臺。材料工程師李鵬升打開手機App操作系統,僅耗時1秒,AI就準確識別鋼筋點數,完成驗收。而傳統驗收模式至少需要5分鐘時間。與傳統的驗收模式相比,通過APP輔助點數驗收與手動輔助矯正相結合,驗收準確率達到100%,大大節約了材料進場時間。
物料驗收效率的大幅提升,得益于中鐵建設自主研發了實景三維交通組織決策系統。該系統根據真實地形地貌的道路建設模擬、交通組織模擬,持續對道路進行模擬、驗證、分析、優化,從而優化場地和道路布置,極大提高現場資源進場效率,實現了手機上就能完成物流狀態跟蹤、進場過磅稱重、退場、統計和結算。
重慶東站是全國在建最大站城景融合的高鐵樞紐之一,總建筑面積122.28萬平方米,站房及相關工程12萬平方米,總規模為15臺29線。自2022年5月進場以來,中鐵建設項目團隊貫徹落實“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鐵路客站建設理念,以“智慧建造”為保障,以“新技術應用”為導向,堅持“創新賦能、科技強企”,先后攻克國內單次最大面積鋼結構屋蓋整體提升關鍵技術、“半裝配式”多連拱雨棚施工關鍵技術、世界首例超大多曲面樹形柱關鍵技術等難題。
工人正在進行樹型柱施工(中鐵建設總承包公司 供圖)
據介紹,重慶東站利用BIM協同管理技術,對施工工序進行虛擬建造;按施工計劃提前模擬重要工序,讓工人熟悉施工流程,實現零返工目標;通過碰撞檢查預判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碰撞,提前進行優化解決。
重慶東站屋蓋為空間管桁架結構體系,屋蓋采用整體提升技術一次提升到位,單次提升最大面積5.4萬平方米、重達4400噸。項目團隊基于BIM技術多次進行方案分析、比較、優選和驗算,采用計算機控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精確測量提升架垂直度,全自動完成同步升降、力和位移控制,同時使用了現代監測技術對構件高度、監測荷載的變化實時監測,最終確保桁架順利提升到位。同時,項目團隊還基于BIM模型和三維激光點云技術,優化雨棚柱頭結構,減少雨棚飾面裝飾工序,降低后續維養成本。
數字化施工機器人(中鐵建設總承包公司 供圖)
該集團自主研發的“156項目管理數智建造平臺”,充分應用云計算、5G、BIM、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整合46項智能建造模塊,全過程采用智慧勞務、智慧物料、智慧進度、智慧監測、智慧調度、智慧設備、多源數據集成,達到提質增效的管理目標。
重慶東站是重慶的門戶和新地標,也是全市首座數字化智能化高鐵站。在重慶鐵路投資集團和成都局集團客站建設指揮部統籌管理下,中鐵建設運用實景三維仿真、可視化交底、施工模擬、數字化施工等技術,實現了項目高效建造、精益建造、智慧建造、綠色建造,整體施工進度超前。今年前三季度,重慶東站鐵路站房及配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重要節點進度比計劃工期提前4個月。
目前,中鐵建設重慶東站項目鋼結構施工完成100%,正在全力推進金屬屋面、二次結構、機電管線施工,今年底整個重慶東站將初具雛形。
【編輯:楊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