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就坦途任馳騁,大道如虹天地寬。經過中國鐵建建設者4年艱苦奮戰,2023年12月4日,重慶巫溪至陜西鎮坪高速公路(重慶段)正式建成通車,這條路公路宛如一條玉帶,在青山綠水間輕輕地延伸鋪展,連接陜渝,實現互聯互通。
慶祝現場(萬岳攝)
巫鎮高速公路全長48.69公里,線路起于巫溪縣墨斗城,接重慶奉節至巫溪高速公路止點,向北方向經天星鄉、寧廠鎮、大河鄉、白鹿鎮、徐家鎮、魚鱗鄉,出雞心嶺隧道,接陜西平利至鎮坪高速公路,橋隧比達90.6%,是目前重慶橋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這是一條涅槃重生之路。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裁彎取直,是巫鎮高速設計的亮點,沿著大寧河西側進行布線,經過大寧河支流后溪河、西溪河和東溪河……,需要建設大跨度、超高橋墩的特殊橋梁,且橋隧相連,橋墩和隧道口均建在幾百米的高山懸崖上。
搭設施工便道(萬岳 攝)
2019年,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高速沿線橋梁飛跨云端,隧道穿行幾百米的高山,全線高差達800多米。面對山體坡度普遍在70度至90度之間的高速線路,要想快速打開工作面,意味著必須從山腳人工開辟一條人行便道,以供材料機具的運輸。
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建設者向荒無人煙的寶源山問道。“不熟悉地形就找當地村民當向導,山坡陡峭無法通行,項目成立先鋒隊,在施工中化身‘蜘蛛人’,先布設攀巖索,再進行攀爬,有時因走到絕壁無功而返,便從頭再來選擇路線,”一分部項目經理趙剛回憶道。
建設者縱橫崖間戰險山,飛梁亙于巴山間。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向前,人工轉運鋼管、人工挑運水泥砂漿、人工修建棧橋……他們用雙腳丈量高山,風餐露宿,經過一年艱苦卓絕的拼搏,一條長達2.1公里的人行便道宛如銀龍凌空橫跨于崇山峻嶺間,為主體工程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破難題,解水深火熱
這是一條凝聚智慧之路。
巫溪隧道位于渝陜交界強烈切割山岳地帶,全長6400米,地質復雜,穿越多條斷層破碎帶及危巖、巖溶及地下水、煤層瓦斯等不良地質段,為極高風險隧道。
出口掌子面涌水(萬岳攝)
2021年10月,沒有任何征兆,隧道出口左洞掌子面超前水平鉆孔內和右洞掌子面上方探孔同時沖出大量泥漿,水體在山體的巨大壓力下噴射了40多米遠,像子彈一樣飛濺。
這場突如其來的涌水打破了原本的施工節奏,施工現場險象環生,其中隧道每日最大涌水量已超10萬立方米,相當于44個標準游泳池的蓄水量,對隧道施工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
面對涌水險情,項目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現場應急搶險小組和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到位,緊急撤離洞內施工人員,確保現場無人員傷亡,并安排專人對現場進行24小時全天候實時監控,巡察整治安全隱患,加強施工現場涌水處置和安全施工管理,為巫溪隧道有序推進施工做好保障。
“為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洞內涌水、導流動態平衡,全力保障工期,我們邀請隧道領域專家召開專題會議,經反復比選研判,最終采用‘全斷面帷幕注漿加固堵水+加強型襯砌’施工方案及全斷面帷幕注漿工藝,通過推進循環注漿方案,最終成功攻克涌水難題,為今后隧道建設中及時有效治理涌水積累了寶貴經驗。”一分部總工王常如談到攻克工程“卡脖子”難題,一向嚴肅的他不禁露出燦爛笑容。
巫溪隧道二襯施工(萬岳攝)
除此之外,巫溪隧道涉及兩段高瓦斯作業工區,總長約310米,探孔內濃度達到90%。對此,項目成立瓦斯工區,在鉆爆作業中遵循“多打眼、少裝藥、短進尺、強通風、快錨噴、勤檢測、強支護”的原則,建立瓦斯人工檢測、智能化監測“雙系統”,多措并舉安全通過“煤氣罐”。
隧道掘進中,建設者不僅經歷了在巫溪隧道“水簾洞”被迫“淋浴”的“水深”,也經歷了寶山隧道“火焰山”強制“桑拿”的“火熱”。
寶山隧道全長4297米,區內構造擠壓強烈,巖體較破碎,存在高地應力現象,基巖35攝氏度的高溫是常態,即便在冬季施工,施工人員身著單衣依然常常汗流浹背,由于穿越大量碳酸鹽巖,巖爆的“任性”和“神秘”也是建設者面臨的最大挑戰。
隧道施工(萬岳 攝)
2022年5月,寶山隧道左洞掌子面正在噴漿作業,突然,伴著巨大聲響,緊接著巖石碎塊如雨點般砸下來,項目第一時間撤離洞內所有施工人員,確保現場施工人員無傷亡。
為了攻克這一“攔路虎”,項目展開全方位技術攻關,引入巖爆微振監測預警系統,提前探測預報巖爆發生位置、預測巖爆強度,使巖爆“險情”盡在掌控中。同時,進洞作業的人員和機械“全副武裝”,給機械設備加裝防護網、防護鋼板,為作業人員配備防爆頭盔、防爆背心,全面配置防巖爆施工的“金鐘罩”和“鐵布衫”。
針對高地溫,項目優化隧道通風方案,在斜井與主洞交叉口設置風箱,采用軸流風機接力送風等方式,為掌子面持續輸送新鮮空氣,加強通風,使掌子面空氣流通,增加氧含量,改善作業環境。在地質博物館中攻堅克難,建設者成功破解困擾寶山隧道長達6個多月的巖爆難題,順利穿越高溫隧道巖爆區。
重生態,建“綠色走廊”
這是一條綠色經濟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把高速公路恰到好處的置于青山綠水之間?中國鐵建建設者用實際行動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柏洋河大橋原地貌(萬岳 攝)
建設初期,項目堅持先培訓再進場,建立全員環水保培訓機制,組織學習《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規、制度的培訓180余次,同步制定考核獎勵方案及分階段實施等保障措施,為后續文明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邊綠邊建、帶綠施工是項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之一。面對施工便道、預制梁場等臨建工程,項目提出“裸土覆綠”,做到黃土不露天,施工始終遵循“開挖一級、防護一級、綠化一級”,筑起一道道環境保護的綠色屏障。同時,項目積極推行標準化建設,嚴格控制施工期揚塵、噪音、泥漿和污水排放,持續開展建設期路域環境提升工作。
墨斗城大橋(萬岳 攝)
公路延伸到哪里,綠色就覆蓋到哪里。巫鎮高速將綠色基因深深植入項目建設管理全過程,著力保護水土生態環境,讓綠色成為高速公路建設最亮眼的底色。
“高速公路通了,村里的人們可以更方便地去萬州、重慶,去西安!他們的綠色無污染的洋芋、蜂蜜、野生老鷹茶也能走出大山了!”一分部項目經理趙剛欣慰說道。要想富,先修路。高速公路不僅方便村民出行,還促使偏僻的村鎮搭上鄉村振興的快車道,公路沿線也將成為一條生態建設優美、百姓增收致富的綠色經濟長廊。
于高山之上方見大河奔涌,于群峰之巔更覺長風浩蕩。作為重慶首條直接連接陜西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將連接G65包茂高速、G42滬蓉高速、G50滬渝高速等多條國家高速公路,打通陜西和重慶的山水阻隔,渝陜兩地通行時間將由原先的3.5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進一步增強渝陜兩地對外輻射集聚能力,對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