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反復揣摩《看見》中的這句話,深以為意。
第一次讀柴靜的《看見》,我還在大學的校園里,課堂上,新聞學老師傾力推薦,想用一本好書讓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新兵”感受新聞的千鈞之力。那時的我一邊讀書一邊實踐,整日穿梭于街頭巷尾,從城南走到城北,跑遍了醫院、公園、市場等多個地方,努力尋找著城市中那一張張有故事的面龐。“獨腿拾荒老人‘全為民’”“街頭賣花只為攢夠透析費用的盲女”“在天臺留下Boom作品的涂鴉藝術家”……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人講述著他們的執著與信仰。
采訪“賣花盲女”時,我第一次情不自禁的落淚,也許是感動于她的樂觀,即便在最青春的年華患病失明無法正常行走,還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也許是感動于她母親的一句話“為了讓女兒好起來,我活的就像一個機器人。”也許是感動于每一位只捐款不收花的路人……采訪過后,我聽著萬分煽情的音樂,洋洋灑灑寫了2000字稿件,交給編輯老師時卻收到了一頓批評———“這篇稿子一點都不像是一個新聞稿,反而像是一篇感動中國的人物說明,你無需告訴讀者你有多感動,你只需要把你看到的事實寫出來,剩下的就交給讀者自己……”這位編輯老師的話字字千鈞,時刻敲打在我的心頭。
那時,我在白天采訪,晚上便捧著這本書讀,《看見》是真實的述說,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動人的情節,沒有豪邁的吶喊,有的只是樸實的記錄,真情的流露。每次找選題采訪受挫,這本書總能帶給我一絲希望,讓懵懂莽撞卻又斗志昂揚的我有了重新出發的勇氣。
再讀這本書已是工作的第三個年頭,盡管環境、生活都發生了變化,接觸的人與事也與之前大不相同,我卻常把書中“不要因為走的太遠,就忘了我們為什么出發”當作銘記于心的箴言,勉勵自己保持這份對新聞事業的熱愛與初心。
還記得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我乘著火車一路翻山越嶺來到位于金山嶺長城腳下的京通鐵路項目,項目面朝遠山,背后是一條彎曲的鄉間小路,我剛來時,項目第一批建設者已經在這里堅守了快兩年,項目條件艱苦,大家卻沒有絲毫怨言,反而樂于在艱苦的環境中尋找不一樣的樂趣。“逗鄰居家的剛足月的小狗”“在項目小院里種花種菜”“閑時打球鍛煉”每個人都努力在周邊情況不那么優越的情況下有滋有味的工作生活著。
那年10月,南大廟站改現場,第一次見識站改場面的我被深深震撼。還未走到站前,我就被一陣陣整齊嘹亮的號子聲吸引,近百人的龐大隊伍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大家喊著號子,整齊劃一,十幾人一組抬著鐵軌,幾十人一組推著排軌,舉著相機站在鐵軌中央的我一時之間恍了神,不知該把鏡頭對向哪里,那是我第一次親歷大型施工現場,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了解千斤重的鐵軌是如何由人力完成換軌工作的,他們就像一陣勁風吹進我的心底,讓我從此對奮戰在一線的建設者肅然起敬。
后來,我離開京通項目來到公司,在這里有幸記錄和見證了更多工程建設者的故事。他們扎根一線、建設一方,遇上項目忙時,他們吃在工地住在工地,當工期和生日撞了個滿懷,他們就在工地上過一個特殊的生日。他們堅守在新疆戈壁灘,20公里外方有人煙,他們奮戰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他們亦堅守在遙遠的非洲大陸,他們是我心中最可愛的人,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見過越多的建設者,就越能了解他們心中的所思所想,也愈發能感同身受《看見》字里行間的深意,這本書常被我放在案頭,每當我迷茫不知所措或是徘徊在岔路口時,我都會拿起這本書翻看,它讓我看到了很多拭去浮華后的真實,也讓我學到了生活所不能授予的人生真諦,更讓我時刻保持熱愛與初心。
在“看見”這條路上,我將繼續出發,在不斷反思與進步中成長,努力追尋更多有故事的人,為每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工程建設者增添生動的注腳,這將是我永恒不滅的追求。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