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鐵二十一局五公司承建的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蘭花路至南湖路暗挖區(qū)間土建順利移交給站后單位,這個消息讓該公司的員工倍感振奮。
只是一條短短200米暗挖區(qū)間為何讓員工如此興奮?“難,太難了,這條復雜的地鐵暗挖區(qū)間,類似于在‘軟豆腐’中打洞。這個地鐵不到一分鐘就通過的距離,施工卻耗費了3年時間。”該項目總工程師婁淵浩喜極而泣。
掌子面支護施工(姜志遠 攝)
該區(qū)間有200米長三線并行區(qū)間通過57米厚的填土層,這段填土層地下水豐富,在開始第一個循環(huán)施工前,一個9厘米的超前探孔里,每天有近30立方米的涌水,同時伴有泥石流,就像筷子插在豆腐腦里一樣,筷子拔掉,這個洞很快就不見了,被水還有豆腐填滿了,就像“在豆腐上挖隧道”。
“我們要將穿越‘軟豆腐’的暗挖區(qū)間,建設成為經(jīng)得起時間檢驗的百年工程。”上場第一次會議,項目經(jīng)理申國順就提出明確的目標要求。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尤其艱難。施工伊始,他們選擇從車站向暗挖區(qū)間中心掘進,當施工到高填方段時,麻煩接踵而來,掌子面的巖層就像破了皮的湯圓,不斷向外流漿汁。
經(jīng)過多方論證,他們決定采用區(qū)間洞內帷幕注漿+超前自進管棚、小導管支護的方案,將拋填土富水段的水封閉在掌子面前方20米,隧道洞壁與仰拱外3米范圍,相當于在暗挖區(qū)間洞內增加一層閉水“金鐘罩”。該方案每40天一個循環(huán),每個循環(huán)掘進20米,進展順利。當施工進行到60米的時候,新的問題又來了。
往常一個循環(huán)的帷幕注漿,1個孔6小時就能達到設計要求,可在第4個循環(huán)的時候,始終沒有注滿的跡象。婁淵浩經(jīng)查閱地質資料,判斷是遇到了腐殖質氣化、水化形成的空腔,如果不注滿并達到設計強度,開挖過程中將可能造成區(qū)間塌方,。為了防止施工過程塌方或將隱患遺留給運營單位,建設者最終通過對注漿的配合比反復進行調整,使實現(xiàn)速凝,滿足了注漿強度和效果。
區(qū)間隧道洞門過渡段施工(殷永波 攝)
連續(xù)不斷地通過腐殖質區(qū),又遇到了設計顯示的填土層下三道過水涵。山城多雨水,在填方之前,為了不影響來自天然溝谷洼地排泄洪水,在此設置了3道直通長江的過水涵,防止山谷聚集水對填方層的沖擊、沖刷。如今,軌道10號線的暗挖區(qū)間便坐落在這三道過水涵上,為了防止地鐵施工重力和后期運營震動對其下方的過水涵帶來擾動,在第一道涵洞的10米前方處,通過雷達探測,確定涵洞的實際位置、材質,在帷幕注漿后,實施加密樁基并以增設承臺的方式跨過涵洞,相當于在涵洞上方架起一座橋梁,將涵洞安全的保護在承臺下方,將本該涵洞承載的力量傳導到橋梁上,避免過水涵洞承壓遭到破壞。
筆者了解到,現(xiàn)場技術人員為吞下這塊“軟豆腐”,費盡心機,吃盡了苦頭。單單就帷幕注漿,他們不斷進行配合比調整,試驗了不下幾十次方案。
從暗挖區(qū)間出來,雨后的山城陽光普照。看著即將進入車站裝修和區(qū)間鋪軌的10號線,婁淵浩信心滿滿的說,我們一定會給重慶人民交出放心工程。
【編輯:釗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