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隧道左線順利貫通(車凱 攝)
6月15日,經過建設者近6年的晝夜鏖戰,中鐵十二局參建的仁沐新高速公路五指山隧道左線順利貫通,為全線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指山隧道左線全長9381米,右線全長9397米,為全線15座隧道中線路最長、地質條件最復雜的隧道,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中鐵十二局承擔五指山隧道進口端左線4840米、右線4867米的施工任務,管段內Ⅳ、Ⅴ級圍巖占比高達100%,隧道先后穿越洞口淺埋順層段、玄武巖侵入接觸破碎段、五指山背斜構造破碎段等不良地質區,巖質較軟,節理發育,巖體破碎,存在涌突水、低瓦斯、巖溶、巖爆等地質災害,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為優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建設者“對癥下藥”,針對不同圍巖分別采用全斷面法、臺階法、三臺階七步流水作業法等開挖方案,根據超前地質預報,對圍巖破碎及地下水充沛的區域采取“預注漿、后注漿、清污分流”等加固和引流措施,在解決圍巖破碎以及涌突水難題的基礎上有效控制了地下水流失;同時他們在施工過程中積極應用“四新技術”,隧道全面采用濕噴工藝、自行式帶弧模液壓棧橋、多功能整體式防水板掛設臺車以及改良版中埋止水帶定位工裝,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得到極大提升,確保了工程建設一次成優。
為減小低瓦斯帶來的安全隱患,建設者大力引進瓦斯自動監測系統,通過瓦斯自動探頭與瓦斯測報中心相結合的方式對隧道內瓦斯、硫化氫、一氧化碳、風速等要素進行全過程監測,再經過信息管理平臺對傳導數據進行自動化分析,并結合人工瓦檢、動火審批、電氣防爆、設備瓦斯閉鎖裝置等措施進行安全管理,推動隧道施工安全平穩推進。
中鐵十二局仁沐新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董壽強說:“施工中我們堅持“有疑必探、不探不挖、巖變我變”的工作原則,采用TSP+3D、地質雷達、超前鉆孔、地質素描等多種超前預報手段提前預判圍巖和地下水狀況,并對多種信息綜合分析、相互校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超前地質預報標準體系,實現了隧道安全快速標準化施工。”
據悉,五指山隧道右線將于今年7月份貫通。仁沐新高速公路是G4216成都至麗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于今年年底實現全線通車。建成通車后,對內將形成快速串聯成都平原、川南、攀西三大經濟區的經濟通道、沿江通道、旅游通道;對外將形成一條新的南向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成為從成都出發經云南連接東盟高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