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控制中心,隧道內一切正常,可以繼續施工。”近日,在中鐵十一局五公司參建的渝萬高鐵站前1標項目蘇家坪隧道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員石偉輕輕點擊頭頂智能安全帽的按鍵,將現場圖像與信息化控制中心的電腦互通互聯,現場建設情況一目了然。對于如此先進的功能,參建職工們贊不絕口。
現場安全管理人員佩戴智能安全帽開展隱患排查(郭猛飛 攝)
相比于傳統安全帽,除了具備抗沖擊、阻燃性好等特點,智能安全帽還安裝配備了網絡攝像頭、GPS/北斗定位、藍牙、音響等,具有精準定位、安全預警、現場拍攝、實時通訊、軌跡回放、救援指揮等功能,全方位保障了隧道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我們還可以通過作業人員佩戴職能安全帽時的行動軌跡,進一步實現事前預防、事中報警、事后回溯的施工安全智能化管控。有了它,工友們干活心里更踏實了。”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道。
隧道內安全隱患排查(郭猛飛 攝)
這些智能安全帽內部安裝了一枚芯片,相當于為安全帽裝上了“智慧大腦”,利用AR輔助施工系統將各項施工數據傳送至該項目信息控制中心,可根據現場所發生的情況實施部署下一步,有效保證了施工過程中的標準性和規范性,進一步提升了現場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搭載信息化建設東風的智能安全帽,僅僅是該項目“安全管控系統+智能化建設”的一個縮影。在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時,項目還建立了VR安全體驗館,設有電焊模擬實操、模擬觸電、模擬高空墜落等30多項安全體驗內容,聚焦高空作業、觸電、起重吊裝等高風險安全隱患,多次開展VR模擬體驗,有效增強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防護意識。
VR安全體驗館(郭猛飛 攝)
保障生產安全是強化企業生產效益的首要前提,也是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該項目已配備智能安全帽28頂,基本滿足了現場施工需要。智能安全帽結合了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網絡技術,在促進安全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安全管理的‘第三只眼’,職能安全帽滿足隧道標準化建設的需求,更符合打造精細化、智慧化工地的大趨勢。施工生產建設必須轉型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我們也將進一步聚焦細節,一步步推動項目安全管理實現‘質’的飛躍。”在渝萬高鐵全線第一條隧道——張家村隧道貫通后,該項目負責人笑著說道。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