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我們來到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對已通車運營的中老鐵路玉磨段進行專項審計,這是我與中老鐵路的第一次邂逅。
閑暇之時,面向東方,展開雙臂,吹著涼爽的秋風,心情無比愉悅,南國的氣候真是宜人啊。抬頭望見文筆塔,不禁心意一動:上東山。
東山,是寧洱縣城東的一座小山,古時讀書人趕考之前都要登臨此山,對著山頂的文筆塔頂禮膜拜,保佑考試得中,走馬為官,仕途通順,從此脫下布衣換錦袍,所以叫做“錦袍山”,而因地處古普洱府城的東門外,就都俗稱其為“東山”。中鐵二十一局中老鐵路玉磨段項目部現就位于東山腳下的新塘村。
順著山間的小徑一路前行,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全然迥異于北國層林盡染的金秋景象。迎面走來一個背著書包的小姑娘,我隨口問道:“干啥去?”
小姑娘莞爾一笑:“上學去。”我方才醒悟在項目部不遠處就有一所新塘小學。望著小姑娘蹦蹦跳跳遠去的背影,不由得想起初中課本彭荊風寫的《驛路梨花》,里面就有一位叫“梨花”的哈尼族小姑娘,活潑可愛,樸實美好,心想再追問一下剛才的小姑娘是不是也叫“梨花”,可是她已經走遠了。
來到東山頂上,只見文筆塔四角直削,青磚飛檐,高高聳立,真是應了“藍天當紙,塔尖為筆,白云作點,書寫蒼穹”的意蘊。站在塔下,身心瞬間開朗,回瞰寧洱,一覽無余,只見小城街巷蜿蜒,商鋪鱗次櫛比,行人往來,怡然自樂;縣城東邊,就是新建成的中老鐵路寧洱車站,外觀造型獨具匠心,像極了一個馬鞍,完美體現出當地特有的茶馬文化元素。
東山腳下不遠處,就是中鐵二十一局修建的全長10657米的中老鐵路大金山隧道。據悉,這座隧道不僅是全線15座萬米長隧之一,同時也是全線重難點高風險隧道之一,地質極其復雜,地下水十分發育。有次開挖掌子面時,突發涌水,迅速淹埋洞內長達600多米作業面,現場施工人員劃著皮艇進入隧道搶險作業,經過32天的搶險處理,最終化險為夷戰勝涌水。
除此之外,受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巖溶及多條褶皺斷層等不良因素影響,現場險情層見疊出。建設者們運用科技信息手段,現場制定多項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演練,通過超前水平鉆、雷達地質探測、圍巖量測、帷幕注漿等,先后戰勝了近百次險情,確保了隧道安全貫通。
中老鐵路是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帶動沿線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泛亞鐵路的遠景規劃將直達泰國、緬甸、新加坡,從而繞過中南半島,南臨安達曼海,飲馬印度洋,掙脫馬六甲海峽對中國全面高速發展的束縛,神州巨龍的騰飛指日可待。
山下廣播傳來歡快的“一二三四”歌,學生們走出教室,做起了朝氣蓬勃的課間操。此時此刻,一列動車組也從寧洱車站緩緩駛出,不斷加速,越來越快,穿過大金山隧道,奔向遠方連綿的群山……
【編輯:佳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