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春日里綻放的花朵,芳香四溢;青春,如夏日里似火的驕陽,熱情奔放;青春,如秋日里豐收的莊稼,滿載而歸;青春,如冬日里久經風霜的梅花,頑強不屈。回望歷史,一批批意氣風發的鐵建青年高舉奮斗之火炬,為革命、為建設、為改革事業前赴后繼,書寫出中國鐵路的嶄新篇章;而今,無數鐵建青年接過歷史的火炬,在奮斗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揚青春之朝氣,奏鐵建之華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從搶修隴海鐵路8號高橋到戰火連天的朝鮮前線,再到搶修朝鮮平安南道清川江大橋,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他就是“登高英雄”楊連弟;在抗美援朝戰場,為保證搶修工作的順利完成,他多次強拆了美軍投擲的定時炸彈,他就是“拆卸定時炸彈大王”李云龍;在修建黎湛、鷹廈、成昆鐵路和青藏鐵路中,都有他的身影,他舍生忘死救護群眾和戰友,他就是“雷鋒式的好干部”梁忠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鐵道兵!據悉,鐵道兵一共在戰時修建了3600多公里的鐵路,和平時期修建的支線更是長達1.2萬公里,這樣的成績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做不到的,唯有鐵道兵做到了。從鐵道兵誕生之日起,無數的革命先輩們頑強不屈、沖鋒在前,又有無數青年前仆后繼,用生命捍衛“打不斷,炸不爛的鐵路運輸線”。
李大釗先生曾言:“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在自然環境惡劣的青藏高原地區,有一個由二十六名女青年組成的女工班夜以繼日地為青藏鐵路生產著一組組優質軌排,創造了日生產軌排3425米的紀錄,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挑戰極限、勇爭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她們是盛開在雪域高原的“雪蓮花”。一次次嘗試,一夜夜堅守,她們從未放棄,她們將青春留在工地,將奮斗之光撒向雪域高原。
青春正逢盛世,奮斗恰如其時。在重慶市北碚區的一個小鎮上有一群青年人,他們帶著父母的囑托,友人的期盼來到這里——中鐵十四局房橋公司重慶產業園。他們是斗志昂揚的鐵建青年,為祖國建設事業忙碌不懈。有人在車間把控質量,有人在辦公室校核數據,有人在存放場恪守安全,有人在磅房厘清分毫,有人在拌和站揮灑汗水……產業園里處處都有他們奮斗的身影。作為新時代的鐵建青年,應當牢記使命、發奮圖強、挺膺擔當,在逆境中向陽而生,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推波前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滿意的答卷。
征途漫漫,奮斗不止。從搶修淮河鐵路大橋,到援朝時六十天修通129公里新線殷龜鐵路;從打破美蔣封鎖的黎湛鷹廈,到三線建設中艱苦卓絕的成昆決戰;從世界最高的海拔5072米的青藏鐵路,到世界最大埋深底下2525米的錦屏電站水工隧道群,再到世界最快時速486.1的京滬高鐵;從世界第一條磁懸浮商業運營線上海磁浮列車示范運營線,到世界最長高原隧道新關角隧道;從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到中國第一條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一條條鐵路、一條條隧道、一座座大橋,中國鐵建從“跟隨者”到“領跑者”,從國內到國外,連點成網,眾多歷史記錄正在被中國鐵建所創造和刷新,中國鐵建的身影、鐵建青年的足跡、鐵建精神的傳承在世界各地顯現,發光發熱。
從鐵道縱隊到鐵道兵再到中國鐵建,從一九四八年那個炮火轟鳴的夏天到如今的2024伊始,一代又一代的鐵建青年以青春的名義在鐵建道路上步履不停,為了祖國的鐵路建設和國防事業,他們用血肉和汗水,乃至生命,筑起了中國的鋼鐵脊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數風流人物,當有風華正茂之鐵建青年。
【編輯:佳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