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車間內,一條環形遮板生產線正在自動運行,在按工序分成的若干工位上,配備自研工裝,構件隨同模具加工后移動,經過所有工位即可“智造”完成。這是中鐵十四局雄商高鐵項目智能化構件預制廠的生產場景。
首次探索采用多標段“打包”招投標、集中建廠模式,節約占地22%;科技賦能、減人增效,減少用人約40%,提高功效30%;節能減排、綠色環保,預計整個工程可減少廢水排放1.5萬噸,減少廢渣排放7336噸,降塵實現零排放……這是數字化科技賦能為工程建設帶來的紅利。而這背后離不開中鐵十四局二公司對數智化運用的探索。
雄商高鐵服務“千年大計”雄安新區,是我國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港(臺)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意義重大。
智能化構件預制廠(張素香 攝)
“小型構件體積小,以往大多通過‘小作坊’進行加工,生產效率低,資源浪費多,質量難以保證。”該項目負責人王亞輝介紹說,進場之初,他們便結合工程實際,根據“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的建設理念,在原有自動化預制構件廠方案的基礎,不斷擴大和創新,工裝從1.0時代轉入2.0時代,他們研發了兩條智能生產線,一條生產遮板,一條生產其他構件,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流程化、智能化。該生產線也是目前國內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混凝土構件生產線,在行業內具有導向性、引領性和示范性。
在實現構件預制廠自動化、智能化的過程中,該項目還自主研發了雙塊一體化遮板鋼模具,采用扣件連接拆裝簡單便捷;模板間縫隙采用橡膠封口,避免漏漿,有效防止蜂窩麻面、掉邊掉角等外觀質量缺陷,實現了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的目的。當前,該預制構件廠正在進行遮板、橋上護欄、橋下立柱、電纜槽蓋板等構件的生產,已經完成總施工任務的60%以上。
近年來,推進智能化轉型升級,是該公司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路徑。
在該公司滬渝蓉高鐵項目工地,通泰揚特大橋連續梁混凝土正在有序澆筑中,而這些混凝土來自項目智慧拌和中心。為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該項目部積極打造智慧拌和體系,包含一個中心、多個子系統,覆蓋了從物料進場、入倉引導、驗收檢測、投料使用及實體應用的原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開創混凝土生產新模式。
混凝土智慧拌和中心(張亞舒 攝)
該項目設備物資部部長呂承洲邊演示邊介紹說,僅需在手機客戶端應用軟件中輸入“連續梁澆筑”指令并勾選澆筑部位,拌和站即可按照提前錄入的混凝土方量、標號等“訂單參數”,開始混凝土加工生產,同時調配泵車及澆筑施工人員到達指定位置,保證施工的“準時性”。“以前,這些工作需要項目調度員來協調,即使工作效率再高,也無法做到真正的無縫銜接。如今,我們和試驗室、拌和站、工程部協同及數據聯動,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呂承洲說。
此外,智慧拌和中心還搭載吹灰上料門禁系統,安裝在粉倉吹灰口,能有效防止粉料進錯倉,降低管理成本,保障混凝土質量,杜絕生產事故;通過車輛調度指揮官系統實現混凝土運輸車進場調度排隊、出場軌跡追蹤,同時可通過地圖直接設定電子圍欄,一旦出現超界現象,立即預警;采用精準的環境傳感器,實時監測粉塵、PM2.5、噪聲,并為智能化聯動提供基準數據;基于實時監測數據,自動開啟各類降塵降噪設備,大幅改善生產作業環境。
今年是滬渝蓉高鐵建設的關鍵年,當前通泰揚特大橋等多處正投入施工大干中。自投用以來,該項目通過智慧拌和混凝土約27萬方,以超強的保供能力助力工程建設。
安全是項目建設的紅線。該公司雄忻高鐵項目持續強化數字賦能,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為基礎,打造智慧監控平臺,實現了“監”和“控”的有機融合,織密安全監管“數字網”。
“通過智控中心建設,安全管理手段更透明更迅捷,為施工大干保駕護航。”該公司雄忻項目安全總監高俊說,他們積極引入智能監控系統,建立智控中心,對保定特大橋跨高保路連續梁、跨京廣高鐵雙線T構轉體橋等3處重點施工部位進行24小時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置,杜絕了延遲和推諉。
今年以來,該項目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強化風險源識別,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安全精細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目前,該項目工程已施工過半,跨京港澳高速公路連續梁、跨保滄高速公路等8處連續梁正在火熱施工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