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中鐵建華南建設、中鐵十一局、中國鐵建大橋局、中鐵十八局、中鐵二十局、中鐵二十五局聯合承建的南珠(中)城際3標十六涌施工現場,5臺盾構機集中始發,標志著工程建設按下“加速鍵”,實現節后首戰“開門紅”。
南珠(中)城際3標“鐵兵南沙9號盾構機”始發現場(陳浩 攝)
作為廣東省重點工程,南珠(中)城際是第一條可實現大灣區城際與廣州地鐵網互聯互通的軌道交通項目。其中,3標段由中國鐵建聯合體單位負責施工,起于萬頃沙站,終于二十涌站,長17.1公里,設站3座,設計時速160公里。
據中鐵建華南建設總承包部副總經理羅國景介紹,本次盾構掘進面臨臨海深厚淤泥、富水砂層、地上地下建構筑物眾多等復雜環境,尤其是頻繁穿越河涌濕地,涉及長距離砂層和淤泥層掘進施工,施工安全風險高、難度大,對盾構各項技術要求極高。
為此,項目建設者充分借助數字化、信息化手段,積極開展科技創新、設備創新和工法創新。過程中,廣州地鐵聯合參建單位共同進行課題攻關,為盾構機量身定制厚漿注入、渣土改良等方案,增加了土倉可視化、隧道制冷降溫設備、管片自動沖洗、盾尾間隙自動測量等一系列智能化系統,通過模擬掘進、組織專項應急演練等方式,精準把控掘進參數,保障掘進過程中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
南珠(中)城際3標十六涌工作井施工現場(陳浩 攝)
據悉,南珠(中)城際建成開通后,中山與廣州市中心將實現45分鐘通達,對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促進廣州都市圈和珠江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將有助于發揮南沙地處大灣區經濟最發達區域中心位置的先天優勢,成為推進《南沙方案》落地的支撐力量。
【編輯:劉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