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廈高鐵沿線中的重要樞紐客站,由中鐵建設承建的新建廈門北站以其先進的科技應用和獨特的建筑風格獲得各方高度關注。近日,基于車站建設申報的“臨近營運線大型高鐵站房施工關鍵技術”科研項目摘得華夏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建成通車后的新建廈門北站(楊富崗 攝)
新建廈門北站項目于2021年7月1日打下首鉆,兩年時間內,要在運營地鐵線上建成一座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的大型站房,工期與技術壓力巨大。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聯合清華大學、廣西大學等高校,針對既有地鐵隧道保護、超長混凝土結構施工、大跨度鋼網架結構及下部支撐開花柱施工、大型項目高效管理等關鍵技術進行攻關,提出系統車站建設解決方案。他們首創組合式地鐵保護施工技術、橫穿主體結構的運梁通道支護與防護施工技術、大型高鐵站房四曲面開花柱施工技術等54項創新施工技術,引進混凝土施工機器人、實測實量機器人等15種智能施工機器人,開發鋼結構健康監測、“BIM工程計價”智能管理平臺等9種智慧監測系統,多達40項智能應用技術在現場落地生花。車站建設需要鋼筋近5.2萬噸,為高效完成大規模材料供應,項目部成立數控鋼筋加工中心,建設智能生產線6條、引入并升級智能鋼筋加工設備15種,只需在控制系統上輸入鋼筋參數,就能實現一鍵定制。
新建廈門北站在全線率先引入自動焊接機器人(楊富崗 攝)
科技創新驅動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新建廈門北站的建設投入更少的人力、物力資源,實現了更少的材料浪費、更短的工期和更優的工程質量。數控鋼筋加工中心20名工人能日加工鋼筋300余噸,較傳統加工方式大幅減少人工,日均產能提升30%,鋼筋用量節省9%。相比人工焊接,自動焊接機器人焊接時長能縮短2至3倍,焊接質量提升2倍,新站各項關鍵施工節點均提前半個月以上完成。
新建廈門北站建設5600平方米數控鋼筋加工廠(楊富崗 攝)
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科技創新為項目建設注入強大動能。截至目前,團隊共編制地方標準1部,獲軟件著作權1項,授權國家專利4項,形成工法6篇,發表論文27篇、技術集1冊。項目成果獲華夏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鐵建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鐵建優秀工法一等獎,入選中施企協2022年度工程建設行業信息化典型案例(智能建造類),獲第三屆“智建杯”智慧建造創新大獎賽金獎、第五屆“建模大師杯”全國BIM建模大賽一等獎等諸多榮譽。
【編輯:佳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