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樂山上郁郁蔥蔥、萬物生長,伴隨著徐徐吹來的春風,又一個清明將至。我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隨中鐵二十局房地產公司重慶主城片區項目組黨支部前往重慶市歌樂山烈士陵園開展“清明追思先烈,賡續紅色精神”主題黨日活動。
初入烈士陵園,開映入眼簾的便是拾階而上的黨旗、國旗、軍旗、共青團團旗、少年先鋒隊隊旗,五面闊大的紅色旗幟,像燃燒著的波濤,奔騰而去,染紅了矗立在烈士陵墓前的烈士群雕。烈士墓兩旁蒼松翠柏聳立,每一方白色花崗巖護欄上都鐫刻有“11·27”字樣,三百多名紅巖忠魂安息于此。黨支部書記帶領我們在烈士墓前肅立、鞠躬、追思。當我看到整面墻上烈士們的信息,其中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許多人連照片都沒留下,我實實在在地站在那里,心情遠比沉重或澎湃更復雜。
祭奠完畢前往紀念館時,恰遇另一行人在烈士墓前莊嚴地宣讀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宣誓聲回蕩在那片天地,仿佛有魔力一般令人熱血沸騰,一股光榮和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
行走在歌樂山革命紀念館,一件件日常物品,一封封泣血書信,這些物品和文字在展覽中又活了起來,將我們帶回了那個年代。一頁頁泛黃的手稿上寫著長長短短的詩句,記錄了烈士們的真情實感和對生命的思考,我們駐足誦讀,這里有革命烈士何敬平“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把這牢底坐穿”的大無畏英雄主義;也有葉挺將軍“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的崇高革命氣節;更有三百多名革命志士,在遇害前總結黨內存在的問題,提出的“獄中八條”。他們雖來自五湖四海,卻用生命堅守著共同的理想與信念;雖飽受折磨、歷盡苦難,卻堅守初心;雖年齡各異,卻在血雨腥風中用生命詮釋著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光榮使命。
印象深刻的,最屬那場在放風壩子上別開生面的“春節聯歡晚會”,1949年年初,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捷報傳進渣滓洞看守所里,獄中的難友們聽到后激動萬分。恰逢春節即將到來,獄中的同志們就悄悄地商議決定,在渣滓洞這個院壩里舉行一場特殊的獄中聯歡會。他們在院壩里圍著鮮紅的圍巾唱著歌,扭著秧歌步伐,互贈賀卡。身陷囹圄的他們并沒有消極地打發時光,而是團結協作,運用集體的力量與國民黨特務作斗爭,展開了一次又一次不屈不撓的斗爭。
參觀完畢,已是黃昏時刻,陵園內外樹木蔥蘢,陵園內游客很少,顯得更加莊嚴肅穆。閉上眼睛,展室里一件件烈士們的真實遺物,一段段震撼人心的慘烈故事,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間。任憑我的思緒馳騁飛奔,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片凄風苦雨中,歌樂山下槍聲大作,無數革命志士仰天長嘯、慷慨高歌,吶喊聲震天撼地……
歌樂巍峨,紅巖不朽。苦難本不值得歌頌,但戰勝苦難的人值得敬畏。我敬仰他們,雖然無法真切地體會到那個時代烈士們的疼痛,不能感同身受那個時代的黑暗,但我相信,每一個走進歌樂山的人,都會感覺到它大山一樣的分量,都會被它沉甸甸的歷史所震撼,都會在心靈里接受洗禮。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