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翻看老照片時的嘆息與回憶,是街邊偶然聽到家鄉話的親切感,是熟悉的晚風吹過臉龐時的悸動,亦是美食接觸舌尖時味蕾上綻放的思念。故鄉的美食,在更多情況下是一種回味與寄托,一種特殊的文化,一種飽含鄉愁的情懷。身居外地的常備鄉味代表之一——臘腸,更是不可言喻的人間至味,是他鄉游子的鄉愁,是絲絲牽掛、難以割舍的情結,是屋檐下的人間煙火氣,是灶臺邊的滿心期待,是童年回憶里的家鄉味道。
一根根臘腸,凝聚了灶臺下的煙與火,攜帶著家鄉的微風與暖陽,寄托著遠方親人的思念與祝福。鐵建人離家復工的行囊中,也少不了愛意滿滿的臘腸。
人行千里,鄉音難改,鄉味更難舍。新年過后,復工之際,大家把自己家里的美食帶回來與同事分享,其中種類最多的就是臘腸,一到飯點,項目部的餐桌上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臘腸,有川味的、廣式的,還有根據自家人口味獨創的,顏色有深有淺,味道各有千秋,大家相互交換品嘗,并分享出了各自的“獨家秘方”,大家在小小飯桌上品嘗來自天南地北的各種美食,好不熱鬧!
臘腸,包得住鮮嫩多汁的肉塊,包不住相隔千里的鄉愁。作為中國的傳統美食之一,臘腸在許多地方都有制作,然而地區不同,制作方法也不盡相同。川味臘腸以麻辣為主,調料里少不了花椒和辣椒面,香辣味重,稍有麻舌感。滇味臘腸是云南特色,會加入草果和辣椒,屬于比較獨特的椒麻甜香,肉質紋理清晰分明,香味醇厚,油而不膩。湘西臘腸味道咸香,是拿柴火來熏制的,吃起來會有一股木柴的香味。貴州臘腸多數是用炭或松枝熏的,還會在火里加些甘蔗皮或橘子皮,細細品味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廣式的里面會加入較多的糖,吃起來口味偏甜,色澤光潤通透,帶有微微的酒香。無論以哪種臘腸入饌,無論是蒸米飯還是夾饅頭,都是他鄉游子口中不可替代的美味。
臘腸口味各有不同,咀嚼起來卻是同一種鄉愁。從選材、配料到腌肉、灌制,再到風干,每一個步驟都蘊藏了家人的牽掛與想念,“我想讓你過年回家吃得好,也想讓你把這份美好帶到工作當中,用一根臘腸的香甜,消解一天工作的疲勞,用一根臘腸的醇厚,抵御難挨的思鄉之情”,我想這大概就是家人們在制作臘腸時的精神動力之一吧。
正月已過,飯桌上的臘腸隨著年味的淡去愈來愈少了,但鄉愁不只是臘腸,還是四月的青團、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更是一份份“老爸(媽)秘制”。
美食所凝結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食材,更是地域特色、家鄉文化,是一代代游子的莼鱸之思。鐵建人正是帶著這一份份寄托,在世界各地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為鐵路建設事業貢獻力量,以小家的分離促萬千游子與家人的更快重逢,讓返鄉的速度跟得上似箭的歸心。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