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號樁基施工一定要預留出高壓線遷改的時間,還要考慮中高考等不可控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這些都要在工期安排表上體現出來,提前準備應急措施。”中鐵建設基礎設施公司長春市創新產業園南四環快速路優化項目的技術人員個個豎耳傾聽,一一記下設計經理陳永提及的要點。
從業近30年,先后發明17項專利、申報3項省部級工法、成立創新工作室、入選雄安新區建筑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來自安徽宿州的陳永是中鐵建設橋梁領域名副其實的“老大哥”,剛剛結束成都西新大道的橋梁建設的他,又馬不停蹄奔赴長春戰場,指導寬幅大懸臂現澆連續梁的施工。
指尖丈量 天地方寸
“看這里,圖紙標注的鋼筋與提供主拉應力的波紋管存在沖突,實際操作的話偏移很大。”陳永手點在圖紙上指引一旁的技術人員,不時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鏡。細看才發現,原來眼鏡右側的腿兒斷了,被他用透明膠帶一圈一圈綁著勉強固定住。一問,陳永樂呵呵地解釋:“新配的眼鏡還沒到,但不戴吧又看不清圖紙,只能先湊合湊合了。”
對于陳永來說,圖紙是建筑的靈魂。每到一個新項目,從頭全面地研究圖紙、梳理細節,已經成為了他刻在骨子里的習慣。“別看人家是領導,經常比員工還留得晚,一遍遍翻看圖紙。”項目部的同事們看在眼里,贊許在心里。
工作中的陳永(朱彤 攝)
圖紙設計的不合理一直懸在陳永心上,經過反復驗證,他確信只能通過改變鋼筋加工形狀避開主拉預應力——取消彎鉤,保留預應力波紋管坐標,把精度控制在1厘米內。一連幾天,陳永帶領團隊和設計院積極對接,不停跟進圖紙優化進度。
“看圖紙好比橋梁樁基施工,只有承臺墩柱建扎實了,上部結構的箱梁架設才有保障。”對于青年技術員,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鉆研圖紙的重要性。
砂土石料 見微知著
“咻!”“咻!”“咻!”工作群里接連彈出來幾張級配碎石的圖片和幾段選品視頻,原來是陳永和試驗員一起去攪拌站進行材料檢查。
“這種骨料的粒徑級配差一些,壓碎值不能滿足要求,”陳永邊走邊看,用眼睛觀察骨料的破碎面,向攪拌站負責人詳細了解各類信息進行比對,“片狀的和針狀的太多了,石粉含量也大,河沙細度模數小,影響結構強度。”
事實上,陳永對于施工中的機械材料一直精益求精。早在2018年,成都地鐵5號線高架段施工期間,他就辦成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為解決傳統施工澆筑、齡期、張拉等工序不能滿足節點工期的問題,陳永大膽構思,創新性地提出高位落梁方法,增加現有現澆梁工作面,保證平行施工。而實現這個構想的關鍵核心,是需要4臺同步位移不大于3毫米、油缸長度350毫米、功率300噸的液壓千斤頂。
陳永(右一)帶領技術人員檢驗鋼筋綁扎質量(朱彤 攝)
作為國內首例受場地和設計影響,用支撐裝置代替吊裝進行高位落梁的工程,這款千斤頂是陳永依據方案精密計算與反復繪制后形成的“獨家定制”,具備毫米級精度和超長持荷時間。需求明確了,想法落地卻困難重重,滿足相應生產精度、配備控制閥的千斤頂廠家寥寥無幾。四川、安徽、河南……循著信息,陳永來到了山西。“精度要求很高,但可以完成。”在得到廠家肯定答復后,陳永難掩興奮:“終于讓我找到了!”
有志者,事竟成。伴隨著自主研發的千斤頂到位,5天搭設安裝,3天實現首片高位落梁平穩降落,后續施工順利完成。那一年,成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公開評選的軌道工程橋梁專家只有兩位,陳永成功入選。
工法專利 匠心巧筑
縱觀陳永的履歷,自主創新、勇于超越的精神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帶著一身經驗,陳永展開了針對長春項目寬幅大懸臂分層澆筑中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裂縫問題的研究。結構耐久性是橋梁施工的核心重點,混凝土開裂會影響質量、縮短橋梁使用壽命、加重使用者心理負擔。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及大量參考案例,陳永組建專項技術小組,建立模型、提取數據,擬在不降低結構極限承載能力和正常使用狀態性能的前提下,與現有的普通鋼筋混凝土橋梁相比施工效率提高10%以上。
看重技術團隊的青年員工,他不吝賜教,有意識地培養方案規劃、模型仿真、測量試驗專項人才。“很幸運,難得遇到像永哥一樣專業實力過硬又親切隨和的老師。無論是現場親力親為還是在科研創新領域的不斷追求,他是可以一直給予我啟發的人。”中鐵建設陳永創新工作室中的青年技術員王強感激道。據了解,該創新工作室先后發明了用于橋梁建設的左右幅小間距懸澆施工方法、用于高架掛板施工的固定裝置、活動式吊裝防護架等多項成果,并廣泛應用于在施項目。
鐵建巨艦乘風破浪,一路走來,陳永和企業共成長。國內首例懸澆梁體外索配重技術、國內首例高位落梁施工、國內首例多連拱矩形隧道分拱施工、28天完成富陽站站前廣場高架匝道橋從墩柱施工到現澆連續梁混凝土澆筑……公司重大困難項目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現在,我還想再多帶出些徒弟來,把經驗傳授出去,壯大公司攻堅橋梁隧道的技術隊伍,用科技創新蹚出一條獨屬于我們企業的新路。”被問起未來愿景時,陳永這樣回答。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